湘西云麓寺,苍翠郁嵯峨。
灵迹怀终古,骚情薄《九歌》。
钟声穿树远,帆影隔江多。
拜岳何年石,飞来自不磨。

诗句原文

向文奎

湘西云麓寺,苍翠郁嵯峨。

灵迹怀终古,骚情薄《九歌》。

钟声穿树远,帆影隔江多。

拜岳何年石,飞来自不磨。

注释解释:

  1. “湘西云麓寺”:指的是在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右顶峰上的云麓峰上的一座寺庙——云麓宫。
  2. “苍翠郁嵯峨”:形容云麓寺周围环境茂密且高峻挺拔。
  3. “灵迹怀终古”:表示云麓寺内有许多古代留下的遗迹和传说。
  4. “骚情薄《九歌》”:这里的“骚情”指一种深沉的文学情感或哲学思考,而“《九歌》”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民间歌曲总集。此处可能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或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5. “钟声穿树远”:描绘了寺庙钟声悠扬,声音穿透树林,回荡在远处的景象。
  6. “帆影隔江多”:描述船只的影子在江面上显得模糊,暗示着云麓寺与江面的距离之远。
  7. “拜岳何年石”:表达了人们对于拜谒云麓寺中古老遗迹的敬意,以及对于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的思考。
  8. “飞来自不磨”:用飞来石的形象比喻历史久远、不可磨灭的事物,强调了云麓寺作为历史文化名胜的独特地位。

赏析:
此诗为诗人遥望云麓峰而向往其中景物的心情之作。首句直接点明观景地点——云麓峰,并对其环境进行了描绘,通过“苍翠”“嵯峨”两个词汇,传达出了云麓峰的自然之美。接下来,诗人通过“灵迹怀终古”表达了对古迹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历史传承的尊重。接着的两句,则是对寺庙钟声和船只影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最后两句,则将视线转向了那些历史悠久的文物,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与珍视。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既具自然之美又富有人文内涵的云麓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