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书不读徒百城,蓄酒不醉以酒名。
忍贫远愧古人守,闭门吟出饥鸢声。
新诗似嘲困蹇束,是爱非嫉若治秃。
囊钱既误书亦荒,尚要空弮入场屋。
【注释】
辛未腊月:农历十月。
拥书图:指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拥书万卷”一句,形容藏书多。
次韵:依韵填词。
百城:指读书之广博。
酒不醉:喻指酒能解愁。
忍贫远愧古人守:忍受贫穷,不感到惭愧是因为坚守节操。
闭门吟出饥鸢声:关上门吟诵,听到饿鹰的叫声。
新诗似嘲困蹇束:新诗好像在嘲笑我困顿的处境。
是爱非嫉若治秃:是爱护而不是嫉妒像治疗头发稀疏一样。
囊钱既误书亦荒:因为囊中无余钱而使读书也荒废。
弮(jiān)场屋:进入官场。
弮(xié):通假字,借为“挟”。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时值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作者时年七十一岁。据记载,此诗是为友人香溪先生题画之作。诗人因家贫而无力购书,于是“拥书不读”,但内心并不空虚,而是以“蓄酒不醉”来排遣苦闷;同时,他虽身处逆境,却仍“忍贫远愧古人守”,不因贫困而自甘堕落,也不“闭门吟出饥鸢声”,怨天尤人。他写诗作赋,并非“是爱非嫉若治秃”,更不是“囊钱既误书亦荒”,而是想通过创作来改变处境。最后,他仍然“尚要空弮入场屋”,希望能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