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冰雪后,相对两萧然。
有榻留徐稚,无钱与郑虔。
衔杯重话旧,剪烛欲忘眠。
不识千秋后,诗篇若个传。

喜吴天章至自蒲坂

久违冰雪后,相对两萧然。

有榻留徐稚,无钱与郑虔。

衔杯重话旧,剪烛欲忘眠。

不识千秋后,诗篇若个传。

译文:

喜讯传来吴天章从蒲坂回来。

久别重逢心情无比激动,彼此都显得十分落寞。

有张子房的榻可留客,没有金钱送给郑虔。

共饮美酒聊表心意,剪下蜡烛以驱长夜之寒。

不知千年之后,这些诗歌能被世人传诵否?

注释:

  1. 喜讯传来吴天章从蒲坂回来:这里的“喜讯”是指好消息或好消息的传达。吴天章可能指的是吴国太史(即吴国的丞相、太史等高级官员)。蒲坂是古代的一个地名,现在位于山西永济市。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得知吴国太史从蒲坂归来的消息后的高兴心情。
  2. 久违冰雪后,相对两萧然:这里的“冰雪”比喻困难或挫折。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苦或挑战之后,终于再次见到吴国太史时的激动和感慨。
  3. 有榻留徐稚,无钱与郑虔:徐稚和郑虔都是古代的文人雅士,两人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过名声。这句诗通过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文人的怀念之情。
  4. 衔杯重话旧,剪烛欲忘眠:衔杯和剪烛都是古人饮酒时的动作。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吴国太史共同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吴国太史之间的深厚情谊。
  5. 不识千秋后,诗篇若个传:千秋是一个时间单位,表示很长的时间。这句话意味着诗人无法预测千年之后的诗篇是否能够流传下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诗歌传承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吴国太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诗歌传承的感慨。首句通过“喜讯传来”引出下文,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用“久违冰雪后,相对两萧然”来描绘自己与吴国太史重逢时的心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感慨。然后,诗人通过“有榻留徐稚,无钱与郑虔”来表达对两位文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物质追求的淡泊和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接着,诗人又以“衔杯重话旧,剪烛欲忘眠”来描绘自己与吴国太史共同饮酒时的欢乐场景,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最后,诗人以“不识千秋后,诗篇若个传”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诗歌传承的期待,体现了自己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诗歌传承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