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不返燕山客,柴市风霾蔽天黑。剖将径寸夷齐心,染出一方天水碧。
故人却聘逃临安,有叟西台击竹还。相逢静听啼鹃哭,石君洒泪比人寒。
斜飞半角都安在,朱鸟魂归朝局改。母妃难补女娲天,帝子谁填精卫海。
会稽山南宝气空,妖僧一炬烧云红。六丁独抱石君去,多年稳卧冯夷宫。
老渔大笑呼君起,有似蕤宾跃池水。清光耿耿照秋霜,错道文山犹未死。
吁嗟乎!文山到今原不死,可惜青松斫研赵承旨。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的作品。诗中以“文信国绿端蝉腹研歌”为题,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在山水之间吟咏的情景。
译文:
文信国的翠绿端蝉腹砚上吟咏歌声
黄冠不返燕山客,柴市风霾蔽天黑。剖将径寸夷齐心,染出一方天水碧。
故人却聘逃临安,有叟西台击竹还。相逢静听啼鹃哭,石君洒泪比人寒。
斜飞半角都安在,朱鸟魂归朝局改。母妃难补女娲天,帝子谁填精卫海。
会稽山南宝气空,妖僧一炬烧云红。六丁独抱石君去,多年稳卧冯夷宫。
老渔大笑呼君起,有似蕤宾跃池水。清光耿耿照秋霜,错道文山犹未死。
吁嗟乎!文山到今原不死,可惜青松斫研赵承旨。
注释:
文信国:指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文学家。绿端蝉腹砚:一种砚台的名称,用绿玉石制成,上面刻有蝉翼纹,形如绿色小蝉的腹部。文山:指文天祥,因为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依然坚守民族气节,不为元朝所屈。青松:指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的人。斫研:砍伐研磨,这里指削去文天祥身上的耻辱。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的代表作品之一。全诗以文天祥为主角,通过对其生活和精神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天祥坚韧不拔、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篇“文信国绿端蝉腹研歌”,以文天祥的名字命名,点明了诗的主题。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文天祥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的描述,展现了其坚毅的性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其中,“黄冠不返燕山客,柴市风霾蔽天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文天祥被俘后,仍然保持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剖将径寸夷齐心,染出一方天水碧”则进一步强调了文天祥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诗中还穿插了许多历史典故和象征元素,如“母妃难补女娲天,帝子谁填精卫海”等,这些典故和象征都深深地揭示了文天祥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地位。
诗人通过反复呼唤文天祥的名字,表达了对其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吁嗟乎!文山到今原不死,可惜青松斫研赵承旨”一句,更是将诗人对文天祥的敬佩之情推向了高潮。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成为了元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