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帆入彭蠡,大姑迎云中。
惊涛沃白日,鬟髻有蒙蒙。
下有古战场,曾葬千艨艟。
至今风雨夜,鬼火盈鲛宫。
真龙与假虎,一例随西风。
谁言广武叹,狂谈非至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如下:
自九江抵南昌途中杂感
峭帆入彭蠡,大姑迎云中。
惊涛沃白日,鬟髻有蒙蒙。
下有古战场,曾葬千艨艟。
至今风雨夜,鬼火盈鲛宫。
真龙与假虎,一例随西风。
谁言广武叹,狂谈非至公。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峭帆入彭蠡”
这里的“峭帆”指的是高耸而尖锐如峭壁的船帆,通常用于形容船只在水面上行驶时的态势,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彭蠡”则是指中国江西省的鄱阳湖。这里用“峭帆入彭蠡”,形容船只从远处快速驶近鄱阳湖,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第二句:“大姑迎云中。”
这里的“大姑”可能指的是一种高大的女性形象,也可能指某种自然景观或传说中的女性形象。“迎云中”则描绘了这位“大姑”(或者自然景象)在云层之中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超脱的感觉。这两句话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雄浑而神秘的画面。
第三句:“惊涛沃白日,鬟髻有蒙蒙。”
这里的“惊涛”指的是汹涌澎湃的波浪,“沃白日”则形容波浪撞击到白日之上,使白日也被激起波纹,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鬟髻有蒙蒙”则是形容波浪冲击下的云雾缭绕,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朦胧而迷离。这两句话合在一起,描绘了一个充满动态美和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观。
第四句:“下有古战场,曾葬千艨艟。”
这句话提到了“古战场”,即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战役的地方。“曾葬千艨艟”则是说这片古战场上埋葬了大量的战船,数量之多让人感到震撼。这一句话表达了对历史沧桑感的感慨。
第五句:“至今风雨夜,鬼火盈鲛宫。”
这句话描述了夜晚的场景,风吹起雨来的时候,雨点打在古战场上,使得原本应该熄灭的火光又重新点燃,形成了鬼火。这些鬼火汇聚在古战场的宫殿(可能是古代的战舰或者军事要塞)之中,增添了一种幽暗、诡异的气氛。
第六句:“真龙与假虎,一例随西风。”
这句话借用了中国的成语“真龙假虎”,原意是指真龙和假虎没有区别,都是在西风之下随风飘摇的物体。这里用来比喻真正的英雄和冒充的英雄,都是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这一句话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
第七句:“谁言广武叹,狂谈非至公。”
“广武叹”指的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悲歌,表示感叹自己的身世和命运。“狂谈”则形容那些不务正业、只追求个人利益的人。最后一句“非至公”则是说这些人的言行并不公正,不符合道德的标准。这一句话批评了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九江到南昌的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