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悬初旭,江烟锁故城。
人游三日罢,梦带万山行。
历历前朝事,依依过客情。
梁台回首处,认识未分明。
诗句解析与赏析:
- 早发金陵:
- 描述诗人清晨离开南京(金陵)的情景。
- 关键词:“早”、“金陵”表示出发的时间和地点。
- 岸柳悬初旭:
- 描述江边柳树在早晨阳光的映衬下的景象。
- 关键词:“晨曦”代表早晨,“初旭”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 江烟锁故城:
- 描绘江面上烟雾缭绕,仿佛将旧城笼罩。
- 关键词:“烟雾”、“故城”,表达一种怀旧的情感,可能暗示对过去的留恋。
- 人游三日罢:
- 表达游览三天后的感受或经历。
- 关键词:“三日”、“游玩”,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活动的结束。
- 梦带万山行:
- 形容梦中仿佛行走在群山之间。
- 关键词:“梦”、“万山”,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想象空间。
- 历历前朝事,依依过客情:
- 回顾过去的历史,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关键词:“历历”、“依依”,形容词用以描绘情感的细腻和历史的沉重。
- 梁台回首处,认识未分明:
- 提到回头望向曾经的地方,但未能明确辨认出某些细节。
- 关键词:“梁台”、“回头”、“认识”,涉及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模糊认知。
译文:
清晨从南京出发,岸边的柳树沐浴着初升的太阳,江面被轻烟笼罩仿佛将老城紧紧包围。经过三天的游览之后,我仿佛仍在梦中行走于连绵的山脉中。我对那些历史往事记忆犹新,对过往旅人的心情感慨不已。当我再次回到那座曾经高高的梁台时,却无法清晰地辨认出那里的细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离开南京时的感慨。诗中利用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绪相结合,通过日出、江烟等意象展现了时间流逝与怀旧之情。此外,诗中多次出现的“认识”一词,不仅指对历史的记忆,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位置的探索与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