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买舟浔阳道,水色天光入怀抱。仰面贪看两岸山,连崖不断苍翠好。
抢风直下皖城东,江边烟雾清若空。瞥见天工刻削青芙蓉,使我一朝豁然明双瞳。
雕镂嵌空花萼秀,玉树交拂云霞红。巑岏迥出众峰表,冈阜那敢与争雄。
譬如畸人逸士昂然立,衣冠须发不与寻常同。昔时太白欣见此,名以九华易九子。
梦得平生叹奇绝,不让太华及女几。我亦见之发狂叫,急欲扶筇蹑云峤。
峭帆风紧不可留,末由登陟逞闲眺。迄今默坐忆山容,独觉玲珑呈万窍。
【注释】
舟中望九华山:在浔阳江上乘船远望九华山。
五月:指夏季,这里泛指五月,即农历四月。
买舟:雇船。浔阳江:即今江西省境内的赣江支流。
水色天光:形容江水清澈碧绿,山色秀丽,天空湛蓝明净。
苍翠好:形容山色青翠而美观。
抢风:乘风势。皖城东:指安徽省的东部地区。皖城即今天的合肥市,当时隶属于江南道。
清若空:形容烟雾清新,如同空旷的天空一样。
瞥见天工刻削青芙蓉:意谓忽然看见天边有一座座山峦,犹如人工精心雕琢的芙蓉花一般。
豁然:开朗的样子。
雕镂:雕刻。嵌空:雕刻而成的空洞。花萼:花萼是荷花和梅花的花苞。
玉树交拂:如玉树般交错地拂过云霞般的红云。
巑岏(jiān sōu)迥出众峰表:形容山峰峻岭高耸入云,巍峨壮观。
冈阜:山冈和土坡。那敢:哪敢,怎么敢与它相比。
畸人逸士:超脱尘世的人。昂然:高傲独立的样子。
衣冠须发:人的衣冠和胡须头发。不与寻常同:不同于平常人。
昔时太白欣见此:当年李白曾对此景感到欣喜。名以九华易九子:以“九子”为名,意谓这九华山的美胜过其他九座山。
梦得:作者自称,唐宪宗元和年间进士,曾任苏州刺史、太子右庶子等职。平生:一生的经历。叹奇绝:赞叹九华山之奇妙无比。
不让:不比得上,比不上。太华: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女几:即女几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
发狂叫:激动得呼喊起来。欲扶筇蹑云峤(jiao):想要扶着拐杖攀登到云雾缭绕的山峰上去。筇(qiún),竹制的手杖。蹑,登攀。云峤,云雾缭绕的山峰。
峭帆:帆船。风紧不可留:风浪太大,无法停留。
登陟:登临攀登,指登上山峰。逞闲眺:尽情欣赏美景。
迄今:到现在。默坐忆山容:静静地坐着回忆山的容貌。玲珑:精巧玲珑,比喻山的形态优美多姿。万窍:千孔百穴,形容山石洞穴众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西九江至安徽芜湖一带游览途中所写。诗中描绘了九华山的秀丽景色和自己登山时的兴奋之情,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联“舟中望九华”,点明了题旨。“五月买舟浔阳道”,写出了时间是在初夏五月份,此时正是长江水涨的时候。“水色天光入怀抱”,写出了诗人站在船上远眺山水时的心情,仿佛整个身心都融入了那美丽的山水之中。
颔联“仰面贪看两岸山,连崖不断苍翠好”,进一步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仰视着两岸连绵不绝的青山,感叹其苍翠美丽。“抢风直下皖城东”,诗人乘风破浪而下,直奔目的地——九华山所在的安徽省东部地区。“江边烟雾清若空”,描绘出一幅烟雨蒙蒙、云雾缭绕的江南水乡景象。尾联“瞥见天工刻削青芙蓉,使我一朝豁然明双瞳”,则进一步赞美了九华山的美丽景色。诗人看到眼前的青芙蓉,仿佛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一双明亮的双眼。
这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九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