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尚友惟三公,渊明老去韩苏从。清风迢递一千载,义熙长庆迄元丰。
驹隙堂堂箭离弩,谁欤论世从头数。莫为之后前弗传,我公岿作儒林主。
柴桑乞食诗曾和,余米可炊差疗饿。晚年记题柏石图,颇讶退之愁轗轲。
退之去后无替人,公也相寻南海滨。庙食书碑岂阿好,爆牲鸡卜同薠蘋。
最忆斜川旧游处,未获竟舁篮舆去。移居饮酒归田园,吟边仿佛知其故。
叩囊不乏沽酒钱,青山那怕浮云连。《归去来词》《盘谷序》,晋唐文字非无缘。
公若有灵事未发,招邀共向雪堂醉。我当遍酹三人豪,清醪满注花瓷翠。
【注】季寿:指作者的朋友,名不详。
- 平生尚友惟三公,渊明老去韩苏从。
译文:我平生最敬仰的是三位古代贤人,陶渊明、李白和苏轼。
注释:尚友:尊崇朋友。三公:指周朝的司马、司徒、司空。这里指对朋友的敬重。渊明:指陶渊明。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老去:年纪大了。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晚年的感慨。
- 清风迢递一千载,义熙长庆迄元丰。
译文: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怀念着那位伟大的领袖。
注释:清风:指清廉的政治风气。迢递:遥远。义熙、长庆、元丰:都是宋孝武帝刘骏的年号。这里指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时期。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 驹隙堂堂箭离弩,谁欤论世从头数。
译文:时光荏苒,转眼之间,那些英雄豪杰都已经离开了我们。
注释:驹隙:比喻时间短暂。箭离弩:比喻英雄豪杰如箭离弦一般迅速离去。谁欤:询问是谁。论世:评论历史。从头数:从头开始计算。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
- 莫为之后前弗传,我公岿作儒林主。
译文:不要因为我们的后来者没有传承下去而感到遗憾,我们的先祖们已经奠定了这个学派的基础。
注释:岿作:巍然独立。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家族在儒学领域的地位和贡献的自豪和自信。
- 柴桑乞食诗曾和,余米可炊差疗饿。
译文:我曾经和陶渊明一起在柴桑乞食,用剩下的粮食做饭勉强可以解决饥饿问题。
注释:柴桑:指陶渊明的家乡柴桑。和:同“贺”。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 晚年记题柏石图,颇讶退之愁轗轲。
译文:我在晚年时曾经写过一首诗来描述柏树和石头,惊讶地发现它们都充满了忧愁和困苦。
注释:轗轲:形容困难重重。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困苦和挫折的感慨和思考。
- 退之去后无替人,公也相寻南海滨。
译文:自从白居易离开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接替他的职位,你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来辅佐他。
注释:退之:指白居易。去后:离开之后。无替人:没有合适的人来接替他。相寻:寻找合适的人选。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敬仰和对其接班人的期望。
- 庙食书碑岂阿好,爆牲鸡卜同薠蘋。
译文:祭拜他的庙宇和刻写他的碑文难道是谄媚讨好吗?烧牲畜祭祀和占卜吉凶与草木无关。
注释:庙食:祭祀他并把他供奉在庙里。书碑:刻写他的事迹。岂阿好:难道是谄媚讨好吗?爆牲:烧牲畜祭祀。鸡卜:使用鸡来进行占卜。薠蘋:草药。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敬仰和对他的事业成就的尊重。
- 最忆斜川旧游处,未获竟舁篮舆去。
译文:我最怀念的就是那次在斜川游览时的旧情,可惜我没有能够亲自陪你一起去。
注释:斜川:指庐山的东面。旧游:以前的游玩经历。篮舆: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能陪伴朋友的遗憾。
- 移居饮酒归田园,吟边仿佛知其故。
译文:我后来搬到了乡村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每当吟诵诗歌的时候我都仿佛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代。
注释:吟边:吟诵诗歌的时候。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 叩囊不乏沽酒钱,青山那怕浮云连。
译文:我有充足的资金来购买酒食招待客人,即使山上的云雾缭绕也不怕阻挡我的行程。
注释:叩囊:装满钱的袋子。沽酒钱:用来购买酒食的钱。青山:指山间的云雾或风景。那怕:不怕。浮云连: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自由自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归去来辞》《盘谷序》,晋唐文字非无缘。
译文:我曾在《归去来辞》和《盘谷序》中引用过晋唐时期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与我的思想感情息息相关。
注释:《归去来辞》: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盘谷序:陶渊明的《盘谷序》。晋唐文字:指晋唐时期的文学作品。《盘谷序》:陶渊明的《盘谷序》,《归去来辞》:陶渊明的《归去来辞》。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晋唐时期文学的敬仰和对自己的文学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