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览青亦自奇,甲溪筑室水之湄。
性情果毅难容世,风度孤高弗入时。
眼似金刚常怒目,心如菩萨不低眉。
珊珊傲骨谁能近,悦服延陵芸阁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
- 傅子览青亦自奇 - 指的是傅子瞻(傅子亦)看遍了青山,也感到惊奇。
- 甲溪筑室水之湄 - 在甲溪旁建造房屋,靠近水流之处。
- 性情果毅难容世 - 他的性情果断坚定,难以适应世俗。
- 风度孤高弗入时 - 他的行为举止独特,不符合当时的风尚。
- 眼似金刚常怒目 - 眼神像金刚一样锐利,总是怒视。
- 心如菩萨不低眉 - 内心像菩萨那样慈悲,不低头。
- 珊珊傲骨谁能近 - 他的气质如珊瑚般坚硬,没有人能够接近。
- 悦服延陵芸阁师 - 被延陵(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和芸阁(古代书房)所敬仰。
译文:
追忆诤友傅子亦,他在青山中独自寻奇观。
甲溪旁筑室水边旁,性情坚毅不随波逐流。
个性独特不受世俗束缚,行为举止超然脱俗时。
目光如金刚锐利,心中充满菩萨般的慈悲。
气质如同珊瑚般坚强,无人能接近他的心房。
令人敬佩延陵与芸阁,他的才华令人折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傅子亦的个性、气质和才艺,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和怀念。诗中的“傅子亦”不仅是一个人物,更像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了那些坚持自己信念、不随波逐流的人。诗中的“珊珊傲骨谁能近”,形象地描绘了傅子的坚韧不拔和独立性格,使他成为人们仰望的对象。而“悦服延陵芸阁师”则表明了傅子不仅自身有着卓越的才华和品格,还赢得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尊重和赞誉。整首诗通过对傅子亦的赞颂,传递了一种追求真我、坚守原则的精神价值,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