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缨一恸泪潺湲,空有封章惨圣颜。
骏马不鸣风瑟瑟,宝刀欲试土斑斑。
已拌绝脰酬亡国,未放游魂恋故山。
愁绝春郊寒食节,子规啼血白杨间。

这首诗是作者在哀悼王昭平先生殉难后所作。下面是对各句的解释和赏析:

注释:

  1. 书王昭平先生殉难录后:指作者写此诗来纪念王昭平先生的殉难行为。
  2. 请缨一恸泪潺湲:表达了作者悲痛欲绝的心情,泪水如泉涌般流下。
  3. 空有封章惨圣颜:表示尽管作者曾寄出一封求援的奏章给皇帝以求援手,但未能见到皇帝的反应。
  4. 骏马不鸣风瑟瑟:比喻即使有良马,却因环境不佳而无法展现其价值或能力。
  5. 宝刀欲试土斑斑:比喻虽有锋利之刀,却因为环境恶劣而无法发挥作用。
  6. 已拌绝脰酬亡国:形容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去报效国家。
  7. 未放游魂恋故山:表示虽然人已经离开,但对故乡的情感仍难以割舍。
  8. 愁绝春郊寒食节:指春天的郊野上,寒食节的天气令人感到格外地寒冷和悲伤。
  9. 子规啼血白杨间:用子规鸟的啼声来形容春天的悲凉和哀伤。

译文:

请求救援时悲痛至极泪水滚滚,只留下了一封未被回复的奏章。
即使是一匹好马,也只能在风中瑟瑟发抖而不能嘶鸣,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只能看到泥土上的斑斑痕迹。
已经献出了生命去报效国家,却未有机会施展才华。
虽然魂魄离开了,但心中依然依恋着故乡。
在这寒冷的春日里,独自面对着寒食节的凄凉,听着子规鸟的悲啼。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哀怨与悲壮的悼亡诗,表达了作者对王昭平先生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其不幸遭遇的哀悼。诗中通过描绘王昭平先生生前的英勇表现和悲剧性的牺牲,展示了诗人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及无力感。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哀痛和孤独,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