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垤千峰矗,蛛丝一径微。
风回争路出,云起挟山飞。
济胜矜游具,忘劳习化机。
不知于役久,鱼鸟渐相依。

注释:

蚁垤千峰矗:蚂蚁堆砌成的山峰高高耸立。

蛛丝一径微:蜘蛛丝编织而成的小路细窄。

风回争路出:风吹过,争先恐后的冲出一条路来。

云起挟山飞:云起时,仿佛山在云中飞动。

济胜矜游具,忘劳习化机:为了寻求乐趣而携带各种游具,忘记了劳累,学会了适应变化。

不知于役久:不知道已经服役了多久。

鱼鸟渐相依:鱼儿、鸟儿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泰宁寺风光的诗。诗人通过对泰宁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首句“蚁垤千峰矗”,以“蚁垤”形容千峰之高,形象生动。这里的“蚁垤”并非指真正的蚂蚁堆积,而是用来形容山峰如同蚂蚁一般密集而高大。接着,“蛛丝一径微”则以“蛛丝”比喻小路之细,暗示着道路的曲折蜿蜒。这两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将泰宁寺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风回争路出,云起挟山飞”,描绘了风起之时,云雾缭绕,山峦似在云中飞翔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泰宁寺的自然景观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济胜矜游具,忘劳习化机”,诗人通过“济胜”一词,表达了自己游历泰宁寺的目的——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而“忘劳习化机”则表明,在游览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了顺应自然、与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不知于役久,鱼鸟渐相依”,则是诗人对游历泰宁寺经历的反思。他感叹自己虽然已经服务了很长时间,但仍然无法完全融入其中的生活之中,只能像鱼儿和鸟儿一样,逐渐适应并享受其中的乐趣。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也透露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以泰宁寺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