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书橐笔为谁劳,潘鬓惊秋见二毛。
名士果然如画饼,诗豪不在敢题糕。
难安一字应师郑,自有千秋莫和陶。
风雅正多行乐地,词人何苦续离骚。

这首诗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对名士的讽刺和对文人的批评”。诗人通过描述一个名士的形象,表达了对那些只会夸夸其谈、不务实际的人的不满。

  1. “囊书橐笔为谁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为什么要带着书和笔到处奔波呢?这里的“囊书橐笔”形象地描绘了名士的外表和行为,他们总是带着书和笔,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学到知识,只是装模作样。而“为谁劳”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的不解和讽刺。

  2. “潘鬓惊秋见二毛”:这里的“潘鬓”是指潘安的鬓发,而“二毛”则是表示人已到了中年。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鬓发已经斑白,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中年。这里的“惊秋”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见二毛”则揭示了名士们的生活状态。

  3. “名士果然如画饼”:这句话的意思是,名士们真的像画中的饼一样美好吗?这里的“画饼”形象地比喻了名士们的虚有其表,他们往往只是空有其表,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果然”则强调了诗人对于这种状况的肯定和认同。

  4. “诗豪不在敢题糕”:这里的“诗豪”指的是诗才出众的人,而“敢题糕”则表示不敢在诗会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诗豪是不会在诗会上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不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否定。

  5. “难安一字应师郑”:这里的“难安”表示难以安心,而“一字”则指的是一个字的笔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写一个字,那么他应该先学会如何书写这个字的笔画。这里的“应师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的态度,他认为,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的精髓,才能真正写好字。

  6. “自有千秋莫和陶”:这里的“千秋”表示千年,而“莫和陶”则表示不要和陶渊明相提并论。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千秋大业,不应该盲目地去效仿别人。这里的“莫和陶”则强调了诗人对于个性的尊重和追求。

  7. “风雅正多行乐地,词人何苦续离骚”: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的时代风雅盛行,人们更多地追求享乐,而词人为什么还要去追求那篇《离骚》呢?这里的“风雅”表示当时的社会风气,而“行乐地”则表示人们追求享乐的地方。而“续离骚”则表示诗人对于这种追求的不满和讽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