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夜雨声急,有女不眠悲思集。侧耳东方人睡酣,倚床低首罗巾湿。
有恨无可伸,有语向谁陈?坐对中宵雨,长嗟薄命身。
我本广西城里女,此处爷娘非我亲。暗想八九年前事,寸心耿耿独伤神。
忆我六七岁,父母双抛弃。寄养向贫亲,贫亲无好意。
浔梧将军门下客,一时假虎烈威势。与得金钱知几何,甘心鬻我作人婢。
尔时幼小只从他,薄命飘零可若何。当年携到扬州地,山程水程万里多。
扬州一入主翁宅,年复一年谁爱惜。朝捧茶饭暮捧汤,寒缺衣裳饥缺食。
主翁有时稍见怜,主母鞭棰那禁得。忽然年来情意改,当作亲生女儿待。
许我呼爷与呼娘,梳头裹足勤劳倍。不知奸计险于坑,漫道厚恩深似海。
箫管琵琶学已终,牙牌双陆亦教通。才延李姐传歌曲,又向张姑习绣工。
这首诗是一首悲命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她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悲命诗:这是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六月六夜雨声急:描述了夜晚的雨声急促,暗示了作者心中的不安和焦虑。
有女不眠悲思集: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忧虑和思念。
侧耳东方人睡酣:描述了作者侧耳倾听,希望听到主人的声音,但又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倚床低首罗巾湿: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因为忧虑而泪流满面的场景。
有恨无可伸,有语向谁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感。
坐对中宵雨,长嗟薄命身:描述了作者在深夜中独自面对雨声,感叹自己的身世。
我本广西城里女,此处爷娘非我亲:这句话揭示了作者与家乡和亲人之间的隔阂。
暗想八九年前事,寸心耿耿独伤神: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忆我六七岁,父母双抛弃:这句话描绘了父母抛弃作者的情景,使作者感到孤独和无助。
寄养向贫亲,贫亲无好意: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在寄养家庭中的困境。
浔梧将军门下客,一时假虎烈威势: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寄养家庭中获得的地位和利益。
与得金钱知几何,甘心鬻我作人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寄养家庭的不满和无奈。
尔时幼小只从他,薄命飘零可若何: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寄养家庭中的成长过程。
当年携到扬州地,山程水程万里多:这句话描述了作者离开寄养家庭后的生活艰辛。
扬州一入主翁宅,年复一年谁爱惜:这句话揭示了寄养家庭对作者的冷漠和无情。
朝捧茶饭暮捧汤,寒缺衣裳饥缺食:这句话描绘了寄养家庭的苛刻待遇。
主翁有时稍见怜,主母鞭棰那禁得:这句话揭示了寄养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
忽然年来情意改,当作亲生女儿待:这句话表明寄养家庭对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许我呼爷与呼娘,梳头裹足勤劳倍:这句话描绘了寄养家庭对作者的期望和要求。
不知奸计险于坑,漫道厚恩深似海:这句话揭示了寄养家庭的自私和残忍。
箫管琵琶学已终,牙牌双陆亦教通:这句话表明寄养家庭没有给予作者足够的教育和关怀。
才延李姐传歌曲,又向张姑习绣工: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寄养家庭中的生活学习情况。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寄养家庭对作者的冷酷和无情,以及对作者的期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