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昂首标孤青,谁与抗者惟鹿鸣。仙人遗鹿说悠渺,东坡有诗山乃名。
以人传物物传地,胜游文藻垂千龄。长公龛侧岩花馨,曲廊下俯南宾城。
左枕青牛右白马,波光云气纷阴晴。古窦纬藤萝,流泉甘且清。
炎天日方午,累榭风泠泠。绿阴为海不知暑,岷水西来如带萦。
地属公家百不禁,往往呼卢远心无杂迹,随在得真还。
阅世摩孤剑,围书坐万山。雪天生气出,人海寄身闲。
愧少匡时略,梅花且闭关。
【注释】
仙都:指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山市。昂首:抬头,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谁与抗者惟鹿鸣:谁能够与之抗衡的只有峨眉山。抗者,对抗、匹敌之意。仙人遗鹿说悠渺:相传黄帝曾到四川峨眉山,见一老人骑白鹿过,问他从哪里来。老人说:“我在华山修炼多年,因感尘世纷扰而离开。”后化为石人。东坡有诗山乃名:苏东坡有诗称赞“峨眉天下秀”。
以人传物物传地:峨眉山以人的传说和事迹为载体,而峨眉山水则以峨眉山为载体。胜游文藻垂千龄:峨眉山的美景流传了千年。长公龛侧岩花馨:长公龛,即大佛寺,位于峨眉山金顶。岩花馨,形容岩石上生长的花草清香四溢。曲廊下俯南宾城:曲廊,即通往山顶的曲折长廊。下俯,指俯瞰山下景色。南宾城,指成都。左枕青牛右白马:传说峨眉山上有一青牛道场,供奉的是一头青牛。波光云气纷阴晴:云雾缭绕之中,阳光时隐时现。古窦纬藤萝:古老的洞穴旁生长着蔓藤。流泉甘且清:清澈的泉水流淌在洞中。炎天日方午,累榭风泠泠:炎热的夏天,太阳正午,累榭,指凉亭。风泠泠,指清风徐来,吹拂着凉亭上的树叶。绿阴为海不知暑:绿荫如海,让人忘却酷热。岷水西来如带萦:岷江之水自西向东流来,蜿蜒曲折。地属公家百不禁:这里是说峨眉山属于国家所有,但依然有很多游客前来游玩。往往呼卢远心无杂迹:常常呼唤酒令,远离世俗的杂念。随在得真还:随时随地都能得到真实的感受和领悟。阅世摩孤剑:阅尽世间沧桑。围书坐万山:坐在万山之间读书,领略书中的智慧。雪天生气出,人海寄身闲:雪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在人海中,可以尽情放松,享受生活。愧少匡时略:惭愧自己没有能力匡扶时局。梅花且闭关:暂且关闭心扉,不去理会世事。
【赏析】
此诗作于宋代,作者游峨眉山途中所作。诗中描写了诗人游览峨眉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之情。
诗人开篇便点明了峨眉山的高峻与神奇,将之比作仙人遗落的宝物。接着,诗人描述了峨眉山的自然风光,如青牛道、白马道等,以及岩石上的花草、流水中的泉声等,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峨眉山的历史传说,如青牛道场、仙人遗鹿等,这些都让峨眉山显得更加神秘而引人入胜。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峨眉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诗人指出,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地势险峻,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峨眉山上的景点和建筑,如大佛寺、累榭等,这些地方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峨眉山的感受和思考。诗人认为,峨眉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诗人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峨眉山的宁静与和谐,也体会到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这种体验让诗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生命的无常和世界的多样性。
诗人以自己的感慨和感悟作为全诗的结尾。诗人表示,虽然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世界,但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认为这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世界的深刻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