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传万里心,何年仍复听琴音。
平沙旧曲今谁授,多少离怀托苦吟。
兰闺梦不到天涯,南北云山道路赊。
又是中天秋月朗,夜深应更忆京华。
【注释】
智珠师: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号。
书传:书信传来。
何年仍复:何时还能再听到琴声。
平沙旧曲:指《平沙曲》。
多少离怀:有多少离别的情怀。
苦吟:勤奋地吟诵,苦心钻研。
兰闺:女子的内室或卧室。
天涯:这里泛指远方。
南北云山:北方的云山和南方的云山,这里泛指故乡的云山。
中天:天空正中。
秋月朗:秋天明亮的月亮。
京华:京城,即长安。
赏析:
此诗是怀念智珠师而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智珠师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联写信使将书信送来,表达了对智珠师的思念。“一纸书传万里心,何年仍复听琴音。”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与师之间的深情厚谊。“千里寄相思”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通过描写信使传递书信的艰辛过程,表达了自己对师傅的深切思念。
颔联写平沙旧曲今谁授,多少离怀托苦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师门的眷恋之情。“平沙旧曲”指的是《平沙曲》,它是一首流传下来的古乐府民歌,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平沙之地弹奏琴曲的情景。“今谁授”则是询问这首乐曲的传承者是谁。这里的“传授”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颈联写兰闺梦不到天涯,南北云山道路赊。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兰闺梦不到天涯”,意味着自己在遥远的他乡无法与家乡的亲人团聚;“南北云山道路赊”,则表达了对于家国的忧虑和无奈之情。这里的“赊”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现了路途遥远、艰难曲折的特点,又暗含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
尾联写又是中天秋月朗,夜深应更忆京华。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之情。“中天秋月朗”描绘了美丽的夜晚景象,而“夜深应更忆京华”则表达了在宁静的环境中更加渴望回到繁华都城的愿望。这里的“忆京华”不仅是回忆京城的生活,更有一种故土难离的情感在其中。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信使、音乐、梦境、家国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