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田园寄此身,承欢无计倍酸辛。
老亲岁迈愁为客,弱弟年轻食向人。
万里云山无旅伴,百年菽水有长春。
镫前慷慨惟心在,孤负鸡声到枕频。

诗句释义

  • “何日田园寄此身”:何时才能将我放逐的身心寄托于田园之中?
  • “承欢无计倍酸辛”:无法享受家庭的欢聚时光,心中充满了悲伤与痛苦。
  • “老亲岁迈愁为客”:年迈的双亲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忧愁,如同客人一般。
  • “弱弟年轻食向人”:年轻的弟弟还在吃饭时需要照顾,显得力量薄弱。
  • “万里云山无旅伴”:在遥远的旅途中,四周都是高山和云雾,没有人相伴。
  • “百年菽水有长春”:即使生活艰辛,只要家中有菽水(即豆粥)相养,就能感到生活的希望与长久。
  • “镫前慷慨惟心在”:在灯前,虽然心怀壮志却难以实现,只有内心坚定。
  • “孤负鸡声到枕频”:夜深人静时,听着鸡声入梦,但却常常辜负这一宁静的时刻。

译文

何时我才能放下这身羁绊,回到那片田园中去?
无法享受家的温馨,心中满是悲伤。
年迈的父母因为我远离家乡而感到忧愁,仿佛是远方的客人。
年轻的弟弟还在吃饭时需要照顾他,显得无力。
我们在遥远的地方,四周都是高耸的山峰,看不到任何人。
尽管生活艰难,只要家里有一碗热腾腾的豆浆,我就会感到幸福和满足。
虽然心中有大志,但在灯火阑珊处却难以实现。
深夜里,听着鸡鸣声,却总是无法入睡。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诗中通过对比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现实的艰难,深刻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同时,通过对亲人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对诗人的深深牵挂和不舍。此外,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触动人心,让人深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