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然和色接云台,乘兴登临见九垓。
海日斜连仙掌动,天风高拥岳莲开。
空蒙绝塞黄流远,缥缈雄关紫气来。
咫尺真能通帝座,振衣千仞几徘徊。

华山

苍然和色接云台,乘兴登临见九垓。

海日斜连仙掌动,天风高拥岳莲开。

空蒙绝塞黄流远,缥缈雄关紫气来。

咫尺真能通帝座,振衣千仞几徘徊。

注释:

  1. 苍然和色接云台:形容山的颜色与天空相接,仿佛连接着云台(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2. 乘兴登临见九垓:趁着兴致登上华山,可以看到九重天的边际(九垓,古代传说中的天界有九层)。
  3. 海日斜连仙掌动:海上的太阳斜照,仿佛仙人的手掌在颤动,这里用“仙掌”暗指华山的山峰。
  4. 天风高拥岳莲开:天上的风强劲地支撑着华山的莲花状的山形(岳莲开,华山形状像莲花)。
  5. 空蒙绝塞黄流远:天空中的云雾朦胧,黄河水波浩渺,流向远方。
  6. 缥缈雄关紫气来:远处雄伟的关口上,紫色的祥云飘来。
  7. 咫尺真能通帝座:虽然距离很近,但感觉好像真的能够通达至天帝所在的宫殿(咫尺,形容非常近的距离;帝座,天帝所住的地方)。
  8. 振衣千仞几徘徊:我振衣而起,想要攀登到几千尺高的山峰,几乎要在那里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华山壮丽的景象和作者登临华山时的豪迈情怀。首句“苍然和色接云台”,形象地描绘出华山与天空相接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乘兴登临华山,俯瞰九重天的宏伟景象,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颔联“海日斜连仙掌动,天风高拥岳莲开”,则进一步将华山的壮美景色推向高潮。海日斜连,仙掌摇动,仿佛是仙人在欣赏华山的壮丽。而天风高拥,岳莲盛开,则更增添了华山的神秘色彩。诗人通过对华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颈联“空蒙绝塞黄流远,缥缈雄关紫气来”,则通过描绘黄河的水波浩渺和雄关的紫气飘来,进一步衬托出华山的壮丽。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华山比作一幅巨大的画卷,黄河水波则如同其中的线条,雄关的紫气则如同画中的点缀,使整幅画更加生动、鲜明。
    尾联“咫尺真能通帝座,振衣千仞几徘徊”,则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的向往之情。他想象着自己振衣而起,想要攀登到几千尺高的山峰,甚至在那里徘徊不前。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展示了他勇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华山壮丽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追求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