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炕冷无烟,夜分气凄恻。
启户整行装,一庭霜月白。
跨马行数里,依稀见曙色。
迤逦冠雀津,夹立积铁壁。
汾流出中间,束缚益荡激。
阁道亘崖半,偪仄瞰不测。
前驱振金铃,后骑蹑其迹。
登降递隐见,不离一水侧。
我生阅奇险,剑栈曾未识。
心揣将无同,顾步丧精魄。
造物何恢恢,设此观人力。
古来几雄才,长驱遂奋戟。
废兴迭相倚,所恃非阻厄。
行客独踌躇,蹙蹙安所迫。

雀鼠谷

土炕冷无烟,夜分气凄恻。

启户整行装,一庭霜月白。

跨马行数里,依稀见曙色。

迤逦冠雀津,夹立积铁壁。

汾流出中间,束缚益荡激。

阁道亘崖半,偪仄瞰不测。

前驱振金铃,后骑蹑其迹。

登降递隐见,不离一水侧。

我生阅奇险,剑栈曾未识。

心揣将无同,顾步丧精魄。

造物何恢恢,设此观人力。

古来几雄才,长驱遂奋戟。

废兴迭相倚,所恃非阻厄。

行客独踌躇,蹙蹙安所迫。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艰难险恶的诗作。诗人从黎明出发,一路上经历了严寒、荒凉、崎岖的山路,最终来到一个令人窒息的地方——雀鼠谷。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危险,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人描绘了雀鼠谷的荒凉景象。土炕冷无烟,意味着夜晚的寒冷让人难以入睡;启户整行装,则暗示着早晨的匆忙出发。这里的“一庭霜月白”更是将寂静的氛围推向极致,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这种凄凉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荒凉的山水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压抑和不安。

诗人转向对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进行描述。跨马行数里,依稀见曙色,表明尽管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但天色依然阴沉,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了未知和危险。迤逦冠雀津,夹立积铁壁,则是对路途艰险的进一步夸张。这里的“冠雀津”和“夹立积铁壁”都是形容道路崎岖、险象环生的意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的名山大川,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还提到了沿途的风景。汾流出中间,束缚益荡激,意味着河水奔腾不息,似乎在不断地冲击着岸边的堤坝,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动感和力量感。而阁道亘崖半,偪仄瞰不测,则进一步突出了旅途的艰险和危险。这里的“偪仄”和“瞰不测”都是形容地势险峻、难以预测的意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的名胜古迹,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诗人还通过对旅途中的人和事进行描述来表现旅途的艰辛。前驱振金铃,后骑蹑其迹,则是对赶路人的描述。他们的铃声清脆悦耳,马蹄声如雷贯耳,但他们却始终紧紧跟随在前驱身后,不敢有丝毫懈怠。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诗人通过对自身的感受和思考来表达对旅途艰难险阻的感受。登降递隐见,不离一水侧,则是对自己在旅途中上下奔波、不断变换位置的描述。而我生阅奇险,剑栈曾未识,则是对自己的感慨和反思。这里的“剑栈”是古代的一种险要关隘,象征着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而“剑栈曾未识”则意味着自己虽然经历过很多冒险和挑战,但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些地方的危险和美丽。这种感慨和反思,让人不禁对自己的生活和经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塑造了雀鼠谷这一独特而神秘的自然景观。同时,它也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和思考过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