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逶迤一径开,鸟声花色尽徘徊。
人人可作山中相,日日当衔手内杯。
邻父馈来红橘熟,溪童钓得白鱼回。
醉馀独步寒皋望,疑上孙登古啸台。

【注释】

顾山:位于苏州吴中,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新居:新建的居所。逶迤(wēi yí 歪斜):弯曲、曲折。开:展开。鸟声花色尽徘徊:鸟儿的叫声和花儿的色彩都让人流连忘返,无法自拔。相:朋友。日日:每天。衔:手拿。手内杯:手中拿着的酒杯。邻父:邻近的老人。红橘:熟透的橘子。溪童:小溪边的童子。钓得白鱼:钓到了白色的大鱼。醉馀:酒后的余兴未尽。独步寒皋(gāo 高台):在冷清的高台上漫步。寒皋:高台。疑:怀疑。孙登古啸台:传说中的古代高人孙登所建的高台。啸台:古人吟咏、长啸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苏州顾山时所作。全诗通过写自己的新居环境,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山水之美的赞美。

首句“竹里逶迤一径开”,描绘了顾山新居周围的竹林和弯曲的小径,给人一种宁静而幽雅的感觉。次句“鸟声花色尽徘徊”,进一步描绘了周围自然景色的美丽动人,使人心旷神怡。三、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每日与朋友们饮酒赏花的愉悦。五、六句描绘了邻父馈来的红橘和溪童钓得的白鱼,展现了顾山新居附近自然生态的丰富多样。

尾句“醉馀独步寒皋望,疑上孙登古啸台”则将诗人的心境带入了另一个境界。他独自漫步在高台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孙登古啸台。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描绘了顾山新居周围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