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寒何处著诗魂,剔尽银缸未掩门。
鸟啄落花风卷幔,一庭烟月自黄昏。
【注释】
宵寒:夜深寒冷。
著(zhuó):附着,寄托在。
银缸:即灯烛,泛称灯光。
剔尽:全部熄灭。
落花:凋落的花瓣。
风卷幔:风把窗帘吹开。
一庭:指庭院。
烟月:烟雾弥漫的月光。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夜坐孤寂无聊之时,以清幽淡远的笔墨,表现了孤高自傲、不随流俗的人格和情趣。
首句“宵寒何处著诗魂”,点明题目,交代了作诗的环境——深夜。一个“寒”字,不仅写出了夜的寒冷,而且暗寓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次句“剔尽银缸未掩门”,形象地描写了这种孤寂的氛围。诗人面对空荡荡的屋子,只有自己的存在,这更增加了他的孤独感。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湎于这种状态,而是继续写自己的处境,第三句“鸟啄落花风卷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愉悦。
最后一句“一庭烟月自黄昏”,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诗人以“庭”、“烟”、“月”三个意象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诗人独自在庭院中,观赏着美丽的夜景,而这一切美景都与他无关,他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已。
整首诗意境清幽、恬淡,没有一丝浮躁之气,充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