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来潮去荡轻舟,领略清淮十里秋。
摺叠红梯垂柳下,板桥东去水关头。
注释:
潮来潮去,轻舟荡漾,领略清淮十里秋色。
摺叠的红梯子垂柳下,板桥东去水关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淮河美景画卷,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将淮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首句“潮来潮去荡轻舟”,以“潮”为线索,描绘了淮河中船行的场景。潮起潮落,轻舟摇曳,展现了淮河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次句“领略清淮十里秋”,则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拓展。在这里,诗人不仅描绘了淮河的景色,更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淮河之水清澈见底,秋风送爽,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诗人站在江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同时也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
第三句“摺叠红梯垂柳下”,以“红梯”为画面主体,描绘了淮河岸边的美景。红梯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垂柳如丝,绿意盎然。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柳树比作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最后一句“板桥东去水关头”,则描绘了淮河上的桥梁和水流。板桥横跨两岸,水流湍急,是船只行驶的必经之路。这里的“水关头”意味着船只经过的地方,也是淮河与长江交汇的地方。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细节,使整首诗更加完整和立体。
这首诗以淮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