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上共凭栏,又向晴川画里看。
吟欲撚髭愁韵险,望将穿眼到家难。
乱飘木叶风初动,静答砧声雨乍残。
归去相思渺无际,六朝山影逼人寒。

注释:

岳阳楼上共同凭栏,又向晴川画里看。

吟想要捻动胡须感到愁苦,望着远方回家的路途艰难。

乱飘的木叶初被风吹动,静默的砧声刚刚响起雨已将残。

归来时思念无边无际,六朝山影逼人感到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画面。

首句“岳阳楼上共凭栏”,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岳阳楼上共同倚栏远眺的情景。这里,“共”字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共同面对着壮阔的景色,共同抒发着彼此的情感。

颔联“又向晴川画里看”,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这里的“晴川”是指美丽的洞庭湖,而“画里看”则表达了诗人将眼前的景色比作画卷,以寄托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里的“吟欲撚髭”和“望将穿眼”都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想要捻动胡须以抒写自己的忧愁之情,但却发现胡须已经被忧愁所捻动;他想要眺望远方的家难,却发现自己的视线已经被远处的风景所迷住。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生活气息,也更加具有画面感。

颈联“乱飘木叶风初动,静答砧声雨乍残”则是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生动描绘。这里的“乱飘木叶”和“静答砧声”都是对自然现象的形象化描绘,它们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这两句诗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风初动”和“雨乍残”两个词语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希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种变化会给他带来新的困扰。这种矛盾和挣扎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尾联“归去相思渺无际,六朝山影逼人寒”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重逢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这里的“归去相思”既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暗示了他对未来重逢的期盼。而“六朝山影逼人寒”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感受。他认为,虽然现在的生活已经变得十分艰辛,但他仍然期待着在未来能够有所改变,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