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旗几样趁风斜,箫管凄清静不哗。
翠涨溪流复山色,绿杨城郭间桃花。
一杯那酹啼鹃恨,千载同怀宿草嗟。
却喜连朝红雨歇,杏帘闲问酒人家。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人在清明时节,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第一句“春旗几样趁风斜”,描述了春天的旗帜随风飘扬的情景。这里的“春旗”指的是春天的象征,而“趁风斜”则形容这些旗帜随风飘扬的姿态,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二句“箫管凄清静不哗”,描述了箫管的声音清澈而宁静,没有嘈杂的喧闹。这里的“箫管”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凄清静不哗”则形容这种声音的特质,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

第三句“翠涨溪流复山色,绿杨城郭间桃花”,描述了溪流和山色相映成趣,绿杨和桃花点缀其间的景象。这里的“翠涨”形容溪水的颜色翠绿,“涨”表示上涨的意思;“山色”指的是山的颜色;“绿杨”指的是杨柳树的颜色;“城郭”指的是城市或城墙;“间”表示穿插、交织的意思;“桃花”指的是桃花。这句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一杯那酹啼鹃恨,千载同怀宿草嗟”,诗人借酒浇愁,以祭奠哭泣的杜鹃鸟表达自己的哀愁之情。这里的“酹”指的是把酒洒在地上以示纪念或祭奠;“啼鹃”指的是杜鹃鸟,因为杜鹃鸟的叫声悲切而被称为啼鹃;“千载”指的是千年的时间;“同怀”指的是共同怀念;“宿草”指的是曾经生长过植物的土地或遗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却喜连朝红雨歇,杏帘闲问酒人家”,诗人看到连日来的红雨终于停歇下来,感到欣喜。这里的“红雨”指的是红色的雨,可能是指春雨或者是某种象征性的红色雨;“歇”表示停止的意思;“杏帘”指的是用杏树枝条编织成的帘子;“闲问”指的是随意询问;“酒人家”指的是卖酒的人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酒家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人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通过饮酒、祭祀等活动来排遣心中的忧愁和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