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屋频年赋小戎,梦回铃索忆丁东。
锭箕身命奇难偶,华叶温寒变不同。
岁月半消尘鞅里,勋名都付酒杯中。
三朝养士成孤负,𤱶𤱶空悬捧日衷。
【注释】
①板屋:指官署或官府的房子。赋小戎:指写《小戎》这首诗。丁东:即丁丁的铃声,指军中的号角声。②锭箕(diān jī):纺纱的工具。身命:生命。奇难偶:奇遇,不寻常的缘分。③华叶:指树叶和花朵。温寒变不同:指花开花落,季节更替,变化无常。④尘鞅里:尘世。鞅(yāng)里,即仕途。⑤勋名:功勋与名声。都付杯酒中:指将功名都寄托在酒中。⑥三朝:指三个朝代。养士:养育人才。孤负:辜负。⑦𤱶𤱶:同“吁吁”,叹息声。⑧捧日:指手捧太阳,比喻高官厚禄。衷:心。
【译文】
年复一年为官署写《小戎》诗篇,梦中常常听到军营里的号角声,想起那些战功赫赫、威武雄健的英雄将士,如今却只能徒然地回忆。纺绩时手中那纺车锭子与线轴的排列组合,仿佛是天定的奇缘,而那四季的变换,又如花开叶落一般,无法预料。岁月流逝,我半生飘泊,从官场上消失无踪,所有的功勋与名节,都在这杯中酒里消解了。三个朝代过去,我空对天下英才,深感愧对他们的期望,只能长叹一声,感叹时光易逝,功名难留。
【赏析】
此诗作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诗人因得罪阉党而被贬到江西建昌府任推官,心情十分苦闷。曹君莼江是江西人,诗人对他非常仰慕,因此写下了这首酬答之作。全诗以抒发感慨为主,表达了他宦海沉浮、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
首联“板屋频年赋小戎,梦回铃索忆丁东。”诗人用“板屋”、“赋小戎”等词语描绘了自己身处的官场环境以及自己的职责任务。“梦回铃索忆丁东”则表达了诗人对军号声的回忆,以及对战场上英勇将士的怀念之情。诗人在梦中常常听到军营里的号角声,想起那些战功赫赫、威武雄健的英雄将士,如今却只能徒然地回忆。这种对比鲜明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了感染力。
颔联“锭箕身命奇难偶,华叶温寒变不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纺车上锭箕与线轴的组合,以及四季变换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似乎都在暗示着人生的变化无常、命运的多舛。这里的“锭箕”和“华叶”都是诗人用来象征人生的意象,而“奇难偶”、“温寒变不同”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多变。
颈联“岁月半消尘鞅里,勋名都付酒杯中。”诗人用“岁月半消”来形容自己在政治上的挫折感,以及功名的消散无踪。同时,他也用“酒杯中”来暗示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的功名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殆尽。这里的“酒杯中”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淡泊态度。
尾联“三朝养士成孤负,𤱶𤱶空悬捧日衷。”诗人用“三朝养士”来表达自己曾经致力于培养人才的愿望,同时也暗指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和无奈。然而最终他还是感到辜负了这些人才,只能长叹一声。这里的“𤱶𤱶”(叹息声)更是加强了作者对于功名的无奈之情。
此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政治和功名的感慨之情,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