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陋巷称贫居,忘却人间岁已除。
酒不浇愁缘量浅,诗难脱俗愧才疏。
闲梳白发千丝短,老寄红尘百计虚。
叹息繁华容易谢,春风无力枉吹嘘。
【诗句注释】
- 偶书:偶然书写的诗。
- 荒凉陋巷:形容贫苦的居住环境。
- 称贫居:自称为贫穷的居住地。
- 忘却人间岁已除:忘记时间的流逝,已经过了新年(春节)。
- 酒不浇愁缘量浅:喝酒不能消除忧愁,可能是因为酒量有限。
- 诗难脱俗愧才疏:写诗却难以摆脱世俗的拘束,感到惭愧自己的才华不够。
- 闲梳白发千丝短:闲暇时梳理满头白发,发现白发已经变得稀疏。
- 老寄红尘百计虚:年老体衰,寄希望于红尘(人世间),但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 叹息繁华容易谢:感慨繁华的世界总是那么容易消逝。
- 春风无力枉吹嘘:春天的风虽然温暖,但却无力挽回逝去的事物。
【译文】
贫居陋巷我自夸,岁月已过新年回。
酒解不了愁因量小,诗也脱俗愧才华。
白首闲梳知已短,尘世百计皆徒劳。
繁华易逝春无痕,空有春风徒自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简陋的居住环境中偶然书写的作品。诗人通过简单的四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第一句“荒陋陋巷称贫居”,诗人自比为贫居的穷困之人,用“陋巷”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表现出一种清贫和孤独。
第二句“忘却人间岁已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处之。
第三句“酒不浇愁缘量浅”,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和辛酸,饮酒无法驱散心中的忧愁。
第四句“诗难脱俗愧才疏”,表现了诗人对于写作的自卑和困惑,觉得自己的诗歌难以摆脱世俗的限制。
第五至八句描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包括对衰老、生命的无常以及社会环境的无奈。
最后两句“叹息繁华容易谢,春风无力枉吹嘘”,诗人感叹繁华世界的变化无常,春天虽然温暖但似乎无法挽回失去的东西。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