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乔岳像,耆宿更谁尊。
道脉薪传火,丛祠竹满门。
著书今尚在,种柳已无存。
寂寞南村路,云礽几代孙。

【注释】

  1. 孙徵君:指宋代的孙觉。徵君,是对人称其为“征君”或“君”,这里用作敬称。
  2. 耆(qí)宿:年长有学问的人。
  3. 道脉薪传火:道教传承如同薪火相传,一代代延续。
  4. 著书:著书立说。
  5. 种柳:植柳。
  6. 云礽(róng):云彩。
  7. 几代孙:几代之后。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七绝。全诗以孙徵君祠作背景,通过对孙徵君及其后人的描绘,抒发了对其业绩的怀念之情。

首联“岿然乔岳像,耆宿更谁尊”。孙徵君祠高大雄伟,像一位巍然矗立的山岳,令人景仰。历代中有着崇高地位和声望的长者无人能够与之相媲美。这里的“耆宿”指有高寿、有学问的长者;“更谁尊”表示没有谁能超过他。

颔联“道脉薪传火,丛祠竹满门”。孙徵君的学说和思想如同薪火一样,一代接一代地延续下去。祠堂内竹子茂密,显得十分幽静。这里的“道脉”指的是孙徵君所倡导的学说或教义;“薪传火”比喻学说和思想的世代相传;“丛祠”则是指众多祠堂。而“丛祠竹满门”形容这些祠堂里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竹子,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雅致。

颈联“著书今尚在,种柳已无存”。尽管孙徵君已经去世很多年,但他所著的书籍至今仍然被人们传抄保存着。然而他所亲手种下的柳树已经荡然无存了。这两句反映了人们对孙徵君成就的认可以及对其著作和植树行为的怀念。

尾联“寂寞南村路,云礽几代孙”。孙徵君祠位于一个偏僻的南村,那里只有一条寂静的小道。云彩缭绕在天空中,仿佛是孙徵君的后代子孙们的存在。这里的“寂寞”形容环境清冷、空旷。最后一句“云礽几代孙”表达了孙徵君的后裔们虽已远离故乡,但在人们的心中依然存在,他们就像天上漂浮的云彩一样连绵不断。

这首诗通过对孙徵君祠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后世的影响和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