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来绛帐得从游,治行听传第一流。
花满河阳潘骑省,雉依桑陇鲁中牟。
浣花列祀忠魂慰,村社迎神县郭秋。
重把遗编感知己,羊昙洒泪恸西州。
恭题中宪老夫子大人爱吟草忆来绛帐得从游,治行听传第一流。
花满河阳潘骑省,雉依桑陇鲁中牟。
浣花列祀忠魂慰,村社迎神县郭秋。
重把遗编感知己,羊昙洒泪恸西州。
注释:
恭题中宪老夫子大人爱吟草:恭谨地为中宪老夫子大人(指张籍)的诗作《爱吟》题写。
绛帐:大红帷帐,这里指代读书的地方或书房。
得从游:得到一起学习的机会。
治行:治理行为,指政绩。
听传:相传。
流:一流水名,此处指代好的声誉。
花满河阳潘骑省:花遍布在河阳县的潘骑省,指诗人在潘乡的所见。
雉依桑陇鲁中牟:雉鸡依偎在桑树之下,鲁中牟,地名。
浣花列祀忠魂慰:在浣花亭祭祀忠烈之魂,以慰藉忠魂。
村社迎神县郭秋:乡村里迎接神灵,秋天的时候,指诗人在乡村的所见。
遗编:遗留下来的诗文。
羊昙:即羊枯(?——公元368年),晋朝人,字昙亮,是东晋时期名士,因家贫而卖宅葬母,后为谢安所救。
恸西州:悲痛于西州,指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哀痛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题目为“恭题中宪老夫子大人爱吟草”。全诗共八句,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宪老夫子大人的爱吟草的敬意以及对他政绩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忆来绛帐得从游”,回忆起当年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的时光,那时的学习环境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第二句“治行听传第一流”,赞美中宪老夫子大人的政绩卓著,他的治理行为被传颂为一流水平。第三句“花满河阳潘骑省”,描绘了中宪老夫子大人任职期间,河阳县的美丽景象,满山遍野的花盛开。第四句“雉依桑陇鲁中牟”,则表现了中宪老夫子大人治理下的鲁中牟地区,人们的生活安宁,家禽依偎在桑树下,展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第五句“浣花列祀忠魂慰”,在浣花亭祭祀忠烈之魂,以慰藉忠魂。第六句“村社迎神县郭秋”,描述乡村里迎接神灵,秋天的时候,指诗人在乡村的所见。最后一句“重把遗编感知己,羊昙洒泪恸西州”,表示再次拿起中宪老夫子大人留下的诗文,心中充满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