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多杂卉,蓊荟忽蒙蒙。
树落苍烟外,春飞细雨中。
隔枝蛩语别,喧雨鸟音同。
鹤入松梢雪,莺翻叶底风。
干黏苍藓润,翠滴碧潭空。
渭北春光早,万年色正融。
【注释】
名山:著名的山。杂卉:各种草木。蓊荟:茂盛繁密的样子。忽蒙蒙:忽然间,形容草木茂密的样子。苍烟:青色的烟雾,形容春日的景色。春飞:春天里的飞花。细雨中:细而均匀的小雨中。喧:喧闹。鹤:鹤鸟,这里指松树上的鹤。松梢:松树的枝干上端。莺翻叶底风:黄莺儿在树叶底下飞翔。干黏:枯干的树桩上沾着泥土。苍藓(shǎn):苔藓。润:湿润。渭北:指关中的北部地区,即今陕西西安一带。渭水以北的春天来得早。万年色正融:万年县的景色一片明媚如春。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描写了关中北部地区春季时的自然风光。全诗以“龟山八景”为题,分八句写景,每一句都紧扣“景”字,把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世界。
前四句主要描绘春天里关中北部地区的山色,从山色的变化中表现出春天的特点;后四句则侧重于描写春天里关中北部地区的植物和动物,从这些生物的活动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
首句“名山多杂卉,蓊荟忽蒙蒙”,点出了龟山的地理位置,也点明了这首诗要写的是龟山之景。接着,“树落苍烟外,春飞细雨中”,这两句写出了龟山春日里的风景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隔枝蛩语别,喧雨鸟音同。”这两句写出了春天里龟山上的声音,有鸟儿的叫声,也有小虫的呜叫,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音乐画卷。
“鹤入松梢雪,莺翻叶底风。”这两句则是对龟山景物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描绘鹤鸟和莺鸟的动静相宜的景象,让人感到春天的美好。
“干黏苍藓润,翠滴碧潭空”,诗人用苍藓、碧潭等意象来渲染龟山的春光,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
整首诗通过对龟山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想象力和敏锐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