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出东南,崔嵬云霄隔。
地逐形胜高,不见云影坼。
上有洪崖井,峰前许仙宅。
逍遥登绝巅,来往仙人迹。
或驭青牛骑,或控飞鹤白。
朱霞散九光,珊珊颜瘦瘠。
三素乘之下,六铢衣九襞。
杉松郁虬龙,双仙坐危石。
仙童三四人,环观相对弈。
楸枰玉指分,轻敲金韵掷。
飧以百炼丹,啖以青田核。
斯须闻玉笙,山阳铁笛作。
挥手忽停之,相看棋忘著。
五峰何屴岧,灵草生根萼。
但有青鼯啼,长林孤月落。
山中局未终,人间几犹柞。
千载倘归来,不复知城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天姥山》。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分析:
- 仙山谣(引子,引出下文)
- 天姥出东南:描述天姥山从东南方升起。
- 崔嵬云霄隔(形容天姥山的高耸入云)
- 崔嵬:高峻的样子。
- 云霄:天空。
- 地逐形胜高(描绘天姥山地势险要,风景优美):
- 形胜:地形的优势。
- 不见云影坼(描述云彩被高山遮挡,看不到缝隙):
- 上有洪崖井(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洪崖: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井: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或神泉。
- 峰前许仙宅(天姥山上有仙人的居所):
- 逍遥登绝巅(形容攀登天姥山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逍遥:自由自在的样子。
- 绝巅:最高峰。
- 来往仙人迹(天姥山上有仙人来往的痕迹):
- 或驭青牛骑(有人骑着青牛):
- 驭:驾驭。
- 青牛:古代传说中能通天的神兽。
- 骑:坐骑,这里指骑上青牛。
- 或控飞鹤白(有人驾着飞鹤):
- 控:控制。
- 飞鹤:神话中的神鸟。
- 朱霞散九光(日落时分,霞光四射):
- 朱霞:晚霞,红霞。
- 散:散发、散布。
- 九光:指日落时的九道光芒。
- 珊珊颜瘦瘠(形容天姥山的颜色苍白,形态瘦削):
- 珊珊:指山色苍茫、暗淡。
- 颜:颜色。
- 瘦瘠:瘦弱贫瘠。
- 三素乘之下(形容山峰之高,好像可以乘载三种颜色的云):
- 三素:三个颜色,通常指白色、红色和黑色。
- 乘:承载、乘坐。
- 六铢衣九襞(形容山石褶皱,如同穿着六铢布的衣服):
- 六铢:古代一种重量单位,大约相当于一两的六分之一。
- 衣:比喻衣服。
- 襞:褶皱。
- 杉松郁虬龙(形容山间树木繁茂,犹如龙腾):
- 杉松:杉树与松树,常绿植物。
- 郁:茂盛、繁多。
- 双仙坐危石(描述两位仙人坐在山石上):
- 双仙:两位仙人。
- 坐:坐下、安坐。
- 危石:高悬的石,这里可能指山顶或悬崖。
- 仙童三四人(形容天姥山上有几位年轻的仙女):
- 仙童:指仙女。
- 三四人:大概有三四个仙女。
- 环观相对弈(形容仙女们互相观看下棋,可能是下围棋或象棋):
- 环观:周围观望,观察四周。
- 对弈:下棋,这里特指下棋。
- 楸枰玉指分(形容用楸木棋盘,仙女们用手指轻轻拨动棋子):
- 楸枰:楸木制成的棋盘。
- 玉指:形容手指白皙如玉。
- 分:拨弄、分开。
- 轻敲金韵掷(形容下棋时轻轻敲击棋子的声音):
- 轻敲:轻轻地敲击。
- 金韵:清脆悦耳的声音。
- 掷:扔、投。
- 飧以百炼丹(形容仙人用百炼钢煮药):
- 飧:食用,这里指服用。
- 百炼钢:经过多次冶炼的钢铁。
- 炼丹:道教炼制丹药。
- 啖以青田核(形容仙人食用青色的田螺作为食物):
- 啖:吃。
- 青田核:青色的田螺。
- 斯须闻玉笙,山阳铁笛作(形容听到美妙的音乐,像是玉笙声和山阳铁笛):
- 斯须:片刻,一会儿。
- 挥手忽停之,相看棋忘著(形容下棋时忽然停止手,专心地看着棋局):
- 挥:挥动。
- 停之:停止。
- 相看:互相看着。
- 棋忘著:忘记了下棋的动作。
- 五峰何屴岧(形容五座山峰高耸入云):
- 屴岧:山峰高耸的样子。
- 灵草生根萼(形容山中的灵草生长在岩石之上,根茎交错):
- 生根萼:生长在岩石之上,根和茎交叉生长。
- 但有青鼯啼(形容只有青鼯鸟的叫声):
- 长林孤月落(形容夜晚长林中月亮落下的景象):
- 长林:广阔的树林。
- 孤月落:月亮独自落下,形容夜晚寂静。
- 山中局未终(形容山中下棋尚未结束):
- 人间几犹柞(形容人间世事变化无常):
- 人间:人间世界。
- 几犹柞:几乎像柞木一样坚硬或坚固不移。
- 千载倘归来,不复知城郭(形容时间流逝,千年后或许还能回来,不再知道城市的城墙):
- 千载:千年,长时间。
- 倘:或许、假设。
- 知:知道。
- 城郭:城墙,古代城市周围的城墙。
赏析:
这首诗以“仙山谣”为题,生动描绘了天姥山的秀丽风光与神秘氛围,展现了天姥山作为道教仙境的独特魅力。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追求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夸张和象征手法,使整个诗歌充满了神秘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