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四五月,嫩绿渐生生。
草老刚盈寸,花稀不识名。
开窗纨扇废,挟纩纻罗轻。
树有浓阴处,都翻纮索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首句“山阳四五月,嫩绿渐生生。”
- 诗句释义:在山阳县(今安徽淮南),四五月份正是初夏时节,万物生长,草木郁郁葱葱。
- 译文:山阳四五月,初夏时节生机盎然。
- 注释:“西招”指诗人自己的诗作;“四时吟”指诗人所作的诗歌;“山阳”即山阳县,今安徽淮南市;“四五月”指初夏时节。
二、次句“草老刚盈寸,花稀不识名。”
- 诗句释义:随着季节的推移,原本嫩绿的草逐渐变得枯黄而坚硬,花儿也稀疏地散布在田野中,它们虽然存在但并不显眼。
- 译文:随着时光流转,曾经嫩绿的草地已经干枯,花朵也不再盛开。
- 注释:“盈寸”意指刚有一寸高;“花稀”形容花朵稀少;“不识名”意味着这些花朵的名字不为人所知。
三、第三句“开窗纨扇废,挟纩纻罗轻。”
- 诗句释义:夏天到了,连窗上的纱帘也被放下了,因为室内没有风,不需要用丝质的纨扇来驱热。同时,轻薄的丝织衣物也显得不再重要。
- 译文:夏日炎炎,纱帘被掀起,无需使用轻薄的纨扇。
- 注释:这里“开”是动词,意为打开;“窗纨扇废”中的“纨扇”指的是丝制扇子,用于扇风;“挟纩”是指穿薄衣以御寒;“纻罗”是古代一种轻薄的丝织品。
四句“树有浓阴处,都翻纮索声。”
- 诗句释义:尽管夏天阳光炙烤着大地,树木依然能够提供浓密的树荫。当微风吹过树叶时,发出沙沙作响的声音。
- 译文:尽管烈日炎炎,树荫依旧能为我们带来清凉。
- 注释:这里的“浓阴”指的是茂密的树荫;“纮索声”描述的是微风吹过树枝时发出的声响。
五、尾句“都翻纮索声。”
- 诗句释义:整个夏天,无论是炎热还是清凉的时刻,这细微的声音都在不断地回荡,如同自然界的一种永恒的乐章。
- 译文:整个夏季,那细微的树荫摇曳声始终回荡。
-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夏天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