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五色漫称祥,谁向岐阳祝瓣香。
几见平成逾大海,自知感应绕重洋。
遐方俎豆尊灵远,圣代丝纶礼数庄。
是处歌恩欣此日,风声潮影共趋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天妃宫》。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补天五色漫称祥,谁向岐阳祝瓣香。
  • “补天五色”指的是天空的五种颜色——青、黄、赤、白、黑,象征着天地间的美好和祥和。
  • “漫称祥”表示这种美好和祥和被广泛认可和赞誉。
  • “谁向岐阳祝瓣香”指的是在岐山之南,有一座古老的神庙,人们在那里烧香祈求平安。这里的“岐阳”是指岐山之南,即今天的岐山县。
  1. 几见平成逾大海,自知感应绕重洋。
  • “平成”指的是太平盛世,这里指的是唐朝时期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
  • “逾大海”表示这种繁荣已经超越了东海之滨的界限。这里的“大海”指的是东海,因为东海是中国的第二大海。
  • “自知感应绕重洋”指的是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到远方的国家和民族,这种感应力已经扩展到了整个海洋。这里的“重洋”指的是广阔的海洋,因为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理区域。
  1. 遐方俎豆尊灵远,圣代丝纶礼数庄。
  • “遐方”指的是远处的地方,这里指的是海外诸国。
  • “俎豆”是一种古代的祭祀用品,用于献祭神灵。
  • “尊灵远”表示在海外各国,人们仍然尊重并崇拜神灵。这里的“灵远”指的是神灵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国家。
  • “圣代丝纶礼数庄”指的是在圣明的时代,礼仪制度严谨而庄重。这里的“丝纶”是指帝王的命令或指示,而“礼数庄”则表示这些命令或指示都遵循着严格的礼仪规定。
  1. 是处歌恩欣此日,风声潮影共趋跄。
  • “是处”指的是所有地方,这里指的是四海之内。
  • “歌恩”表示人们歌唱着皇帝的恩德。这里的“恩”指的是皇帝的恩泽或恩典。
  • “欣此日”表示人们因为皇帝的恩泽而感到喜悦和庆幸。这里的“此日”指的是这一天。
  • “风声潮影共趋跄”指的是风声和潮影都在向着皇帝的方向行进,表示人们对皇帝的敬仰和追随。这里的“趋跄”指的是快速而恭敬地行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