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所佩双神龙,何年飞入匡庐峰。化为奇峰号双剑,复化山中连理松。
元气为浆相灌溉,欲呼五老论年辈。冰雪常含太古心,云雷自转诸天盖。
托根磊砢幽涧边,听瀑看云忘岁年。涧声万古入其腹,清籁时时还一宣。
荆蛮采药苍茫意,伯仲同行因让季。后来高节又夷齐,掉头不肯称周帝。
匡君亦是伤心人,同气相携争避世。对松惆怅想千春,若见当时好兄弟。
我从前年辞大梁,织畚佣舂携孟光。偶来并立此松下,习习微风吹鬓凉。
白首同归约异日,青山信美真吾乡。至今有此数椽屋,为感此松幽意长。
万物从来有龙蠖,名材且莫憎岩壑。吾辈还期共死生,世人那得知哀乐。
正直终蒙造化扶,孤高亦受神明托。请诵山中《招隐》篇,海水天风一时作。

【译文】

张公所佩双神龙,何时飞入匡庐峰?化为奇峰号双剑,复化山中连理松。

元气为浆相互灌溉,欲呼五老论年辈。冰雪常含太古心,云雷自转诸天盖。

托根磊砢幽涧边,听瀑看云忘岁年。涧声万古入其腹,清籁时时还一宣。

荆蛮采药苍茫意,伯仲同行因让季。后来高节又夷齐,掉头不肯称周帝。

匡君亦是伤心人,同气相携争避世。对松惆怅想千春,若见当时好兄弟。

我从前年辞大梁,织畚佣舂携孟光。偶来并立此松下,习习微风吹鬓凉。

白首同归约异日,青山信美真吾乡。至今有此数椽屋,为感此松幽意长。

万物从来有龙蠖,名材且莫憎岩壑。吾辈还期共死生,世人那得知哀乐。

正直终蒙造化扶,孤高亦受神明托。请诵山中《招隐》篇,海水天风一时作。

【注释】

三峡:指长江三峡。

涧连理松歌:指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双神龙:指李白的双眉和胡须,形似神龙。

何年:何时。

匡庐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庐山的主峰。此处代指庐山。

化:变化、幻化。

元气:宇宙间最原始的物质。

相灌溉:互相滋养。

五老:指传说中的五位仙人。

冰雪:比喻人的志节坚贞不渝。

云雷:喻气势磅礴。

磊砢(lěi luǒ):形容山峰参差错落。

清籁:指山中的清风与泉水声。

苍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伯仲:兄弟排行的第二或第三位。

让季:谦让居下的兄弟。

夷齐:指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因反对商纣暴政而饿死在首阳山,后被尊为“义士”。

周帝:指西周的天子,此处泛指统治者。

匡君:即匡庐,此处指庐山。

伤心人:指有忧国忧民之心的人。

同气:指兄弟或同类的人。

相携:相互扶持。

惆怅:失意、愁苦。

千春:一千年的时间。

约异日:约定将来的某一天相聚。

青山:指庐山。

信美:确实美好。

数椽(chuán)屋:几间简陋的房子。

幽意:含蓄深远之意。

龙蠖(è hú):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似龙,能屈能伸。

名材:杰出的才能。

造化:指自然和社会的力量。

托死:托身于死者的遗体。

天盖:天空。

归计:归来的计划或打算。

信:实在地、的确地。

哀乐:悲哀与快乐。

造化:指天地自然和社会的力量。

孤高:孤独清高。

神明:神灵与神圣。

《招隐》:指晋代左思所作的《招隐士》。

海水天风:指大海上的海涛声和空中的风雨声。

一时作:一齐涌出。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写庐山的山水之作,也是一篇记叙性很强的咏怀诗。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庐山的景色,后半部则主要写诗人游览时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首联“张公所佩双神龙,何年飞入匡庐峰。”是说张公(李白自称)所佩戴的双眉和胡须,如同两条神龙一样,不知何年飞入庐山之巅。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的高峻与神秘,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

颔联“化为奇峰号双剑,复化山中连理松。”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奇景。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叹,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诗人认为庐山就像一条神奇的剑,既有锐利之气,又有柔情之美;它又像一个连理松,象征着夫妻恩爱、同心同德的精神。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动人,令人向往。

颈联“元气为浆相灌溉,欲呼五老论年辈。”则是说庐山的元气如同甘泉一般滋润着万物生长,人们在这里相聚,谈论各自的经历与感悟,仿佛在与历史上的五老(传说中的五位仙人)交流思想。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接下来的几联则分别描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如“冰雪常含太古心,云雷自转诸天盖”描绘了庐山四季分明的特点;“托根磊砢幽涧边,听瀑看云忘岁年”则表现了诗人在山水间的悠然自得之情。这些诗句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匡君亦是伤心人,同气相邀争避世。”则是说诗人看到庐山的美景,不禁想起匡庐这个伤心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为了躲避世俗的纷扰,纷纷隐居于此。这里的“避世”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两联则主要抒发了诗人对庐山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如“对松惆怅想千春,若见当时好兄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松树时产生的怀旧之情;“我从前年辞大梁,织畚佣舂携孟光”则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岁月;“白首同归约异日,青山信美真吾乡”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至今有此数椽屋,为感此松幽意长”则是说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小屋子,可以更好地感受庐山的宁静与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诗意,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