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桫椤林,一雨转清绝。
颖师净名室,孤影澹行迹。
棱棱木叶衣,瘦骭遮不没。
余事出声闻,结想渺林樾。
散作一指禅,触响动超忽。
七条泠泠弦,不与山水隔。
晚花萎无香,幽径艳还灭。
天高风露澄,戒缚破枯寂。
潭潭木石心,钩拨见古拙。
老猿蹑月听,遥峰堕空碧。

【注释】

雨过净慈寺:雨后,游人到净慈寺游览。契原山堂:在浙江天台山的山腰上,是著名的寺院。岭云上人:即上人岭云,俗姓张,号净名室。他是天台宗的僧人。楞棱:树皮纵横交错的样子。瘦骭:指瘦长的树干。声闻:声音传播。结想:意绪、思绪。结想渺林樾(yuè ):意绪渺茫地飘向山林树木之间。散作一指禅:把音韵分散成一种微妙的境界,禅宗术语。一指,形容音韵微妙。触响动超忽:弹琴时发出的声响使人感到意外。七条泠泠弦:指丝弦乐器七条弦。不与山水隔:指琴声悠扬入耳,仿佛与山水相隔绝一样。晚花萎无香,幽径艳还灭:傍晚的花朵已经谢了,没有香气;幽深的小路上花已凋零,但香味仍然存在。天高风露澄:天空湛蓝,风清露洁,秋夜月明。戒缚破枯寂:打破佛教徒的束缚,消除内心的孤寂。潭潭木石心,钩拨见古拙:木石之心,指本性淳朴。钩拨,指弹奏琴曲。古拙,质朴。老猿蹑月听:指听僧弹琴。老猿,年老的猿猴。遥峰堕空碧:远望山峰如坠入清澈的碧空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天台山时的所感而发。前四句描写了净慈寺周围山林景色的优美和雨后的清新。接着写诗人在净名室听岭云弹琴的情景。后六句写诗人在听琴过程中的感受:他似乎听到了琴声中传来的山泉潺潺、树叶沙沙的声音,又好像自己的心灵被琴声洗涤得干干净净,连思绪也飘向了山林树木之中。最后两句写诗人从弹琴中得到的启迪:摆脱了佛教的束缚,消除了内心的孤寂,心境变得宁静。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