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耕作客人渔,说向先秦惝恍余。
好是碧溪红树里,不传数卷未焚书。

桃源

主人耕作客人渔,说向先秦惝恍余。

好是碧溪红树里,不传数卷未焚书。

注释

桃源:指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人间仙境。

主人耕作客人渔,说向先秦惝恍余。

主人:这里指桃源的主人。

说向先秦惝恍余:意思是说给战国时期的人们听。

惝恍:茫然、恍惚。

不传数卷未焚书:意思是说桃源里的几本书未曾烧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描述桃源这个地方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主人耕作客人渔”,描绘了一个勤劳朴实的桃源主人,他正在辛勤地耕作;而他的客人则在河边捕鱼,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桃源主人的生活状态,又暗示了桃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之地。

次句“说向先秦惝恍余”,诗人将桃源比作一个神秘的世界,它仿佛是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一个理想国度。这里的“惝恍”一词,用来形容人的思想或心境处于迷茫的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深怀念。

第三句“好是碧溪红树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桃源的景色。这里的“碧溪红树”形容的是一片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这一句诗不仅赞美了桃源的美丽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尾句“不传数卷未焚书”,诗人感叹桃源里的几本书未曾烧掉。这里的“未焚书”象征着知识、智慧和文化遗产,也反映了桃源主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同时,这一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担忧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桃源的风景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人以桃源为喻,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展现了他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