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岩恣幽讨,蹇步强济胜。
得少未云足,因端委必竟。
悬崖亘奇石,势与山争横。
牵确跻其巅,侧足未可并。
壮哉共贾勇,欲退孰容请。
灵境奥而曲,蚁穴拓风磴。
下临不测江,惊眼眩难定。
摄衣上杰阁,更极千里兴。
危栏各枝梧,缩手聊一凭。
遥看天门山,拥髻晓妆靓。
朝朝画双蛾,淡抹照明镜。
我闻温太真,犀焰逼蛟腥。
至今风涛声,俯瞰那敢听。
翻身出幽谷,伛偻还折磬。
升高视空阔,荡荡江天净。
捷宁羡猱飞,间足悦鸟性。
逡巡及山半,细草衬微径。
驻足一回头,险绝气犹屏。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 诗句需要逐句解读。
- 每一句都与后面的译文一一对应。
- 在诗句和译文之间加上注释。
- 最后附上赏析,总结整首诗的主旨和风格。
我们按照这个格式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三元洞
- 诗句: 巉岩恣幽讨,蹇步强济胜。
- 译文: 陡峭的山岩任由我深入探索,步履艰难但能渡过难关。
- 注释: “巉岩”指的是陡峭的山岩,“恣幽讨”表示任由自己深入探索,“蹇步强济胜”意味着尽管步履艰难,但能够渡过难关。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得少未云足,因端委必竟。
- 译文: 所得虽少但仍觉得不够,因此继续努力最终完成。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即使取得了一点点成果也不会轻易满足,而是会继续努力,直到完成任务。
悬崖亘奇石,势与山争横。
- 译文: 悬崖上布满了奇特的石头,它们与山一样高耸并排着。
- 赏析: 此句描绘了悬崖上的自然景观,突出了其壮观和奇特。
牵确跻其巅,侧足未可并。
- 译文: 小心翼翼地攀登至山顶,侧身站立似乎难以并肩前行。
- 赏析: 这句话表现了诗人攀登时的小心谨慎和努力向上的精神。
壮哉共贾勇,欲退孰容请。
- 译文: 真伟大啊大家都勇敢地向前,想要撤退又怎能轻易请求呢?
- 注释: “贾勇”是勇敢的意思,而“孰容请”则表现出了一种决绝的态度。
- 赏析: 此句强调了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重要性,以及一旦决定了方向就不要轻易放弃的决心。
灵境奥而曲,蚁穴拓风磴。
- 译文: 灵境深远且曲折,就像蚂蚁穴中开辟的山路。
- 赏析: 这里用“奥而曲”来形容灵境的特点,既深奥又曲折,而“蚁穴拓风磴”则形象地描绘出这种环境的艰难和挑战性。
下临不测江,惊眼眩难定。
- 译文: 俯瞰下方无边无际的江水,让人眼花缭乱,无法平静下来。
- 赏析: 此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江水的辽阔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震撼和不安。
摄衣上杰阁,更极千里兴。
- 译文: 穿上衣服登上高楼,心情更加激动地想象远方的景象。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时的心情变化,由眼前的景色激发出对远方的向往和憧憬。
危栏各枝梧,缩手聊一凭。
- 译文: 栏杆旁边各有支撑的树枝,我只好把手放在上面稍作依靠。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栏杆旁的自然景观,以及人在高处时的孤独和依赖感。
遥看天门山,拥髻晓妆靓。
- 译文: 远望天门山,山峰像美人梳理发髻一样美丽。
- 赏析: 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天门山比作美人的美颜,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朝朝画双蛾,淡抹照明镜。
- 译文: 每天早晨我都画上双眉,轻扫亮堂的镜子。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注重外表修饰的习惯和对美的追求。
我闻温太真,犀焰逼蛟腥。
- 译文: 我听说温太真的香气如此浓烈,以至于连蛟龙都要躲避。
- 赏析: 此句以神话传说中的温太真为例,展示了香料的强烈魅力和对某些生物的巨大影响。
至今风涛声,俯瞰那敢听。
- 译文: 直到现在听到风浪的声音时,都不敢去倾听它。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然界声响的恐惧。
翻身出幽谷,伛偻还折磬。
- 译文: 翻身走出幽暗的山谷,弯曲的背影像是折断的磬音。
- 赏析: 这句诗以身体动作为喻,生动地描绘了从幽暗中走出来的情景,同时也传达了身心的转变和解放。
升高视空阔,荡荡江天净。
- 译文: 抬头看向广阔的天空,江面上的风平浪静如同洗净一般。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诗人从地面上升到高处的视野变化,通过对比强调了视野开阔带来的心境转变。
捷宁羡猱飞,间足悦鸟性。
- 译文: 快速的动作羡慕猿猴飞翔,轻盈的步伐让鸟儿感到欢喜。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类动作的迅速与动物的悠闲,同时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逡巡及山半,细草衬微径。
- 译文: 慢慢地走到山腰,细小的草丛映衬着蜿蜒的小路。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登山途中的景致,细腻地描绘了山林间的自然风光。
驻足一回头,险绝气犹屏。
- 译文: 停下来回头看了一眼,那种危险的感觉还在心头。
- 赏析: 此句表达了人们在登山过程中可能经历的惊险和恐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安全的渴望和珍视。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之美的诗歌,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