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灊南去万峰低,独立津头听鼓鼙。
江月自明湓浦北,海潮犹上宛陵西。
汉家百六消铜马,楚泽三千下水犀。
好借豫章作根本,坐收兵甲与山齐。
诗句一:
霍灊南去万峰低,独立津头听鼓鼙。
注释: 霍灊(hèqián),地名,在今安徽省境内;南去,向南移动;万峰,指无数山峰;低,形容群山的低矮;独立津头,独自站在渡口;听鼓鼙,听军中的鼓声和战鼓声。译文:霍灊南边的群山逐渐低矮,我独自站在渡口聆听着战鼓声。
诗句二:
江月自明湓浦北,海潮犹上宛陵西。
注释: 江月,指的是长江上的月亮;湓浦,位于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宛陵,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犹上,仍然涌上。译文:从江中升起的明月照亮了湓浦北面的水面;海潮依然涌向黄山市的西部。
诗句三:
汉家百六消铜马,楚泽三千下水犀。
注释: 汉家,古代中国汉族的国家;百六,古代迷信认为有百事不顺的时候;消,消失;铜马,指汉代的铜制战马;水犀,一种生活在水边的犀牛。译文:汉代有百事不顺的时候,铜制战马消失了;楚国的沼泽地有三千只下水犀牛被猎杀。
诗句四:
好借豫章作根本,坐收兵甲与山齐。
注释: 豫章,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带地区;作根本,比喻建立稳固的基础;坐收,坐着就能收到;兵甲,兵器铠甲;与山齐,与山峰一样高。译文:最好能够借用豫章这个地方作为基础,坐着也能收到许多兵器铠甲和山峰一样高的战利品。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浚昌创作的《军中杂感》中的第四首。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军旅生活的艰辛以及诗人对未来战争胜利的期待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