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陵台下美人咽,青陵台上君王悦。
见妾容颜不见心,妾颜如玉心如铁。
无情白练送蛾眉,人读遗歌空泪垂。
莫向青陵台下过,女贞树黑杜鹃悲。
青陵台
青陵台下,美人含泪低声吟唱,声音如泣如诉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青陵台上,君王沉醉于美人的歌声中,神情愉悦,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动容。然而,当美人的容颜消失,只留下那无尽的思念和等待,君王的心却变得冷漠而无情。这种对比,让人不禁感慨世事的无常和人心的变化。
译文及注释:
- 青陵台: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传说中是西王母下嫁的地点。
- 美人咽:指美人的歌声,声音低沉而带有悲伤。
- 君王悦:意为君王对美人的宠爱和喜爱。
- 见妾容颜不见心:形容君王表面上看似欣赏美人的容貌,但内心却对她没有感情。
- 妾颜如玉心如铁:比喻美人的外貌美丽如玉,内心却坚硬如铁,不受情感的影响。
- 无情白练送蛾眉:形容诗人用无情的态度对待美人的离别之苦。
- 人读遗歌空泪垂:指人们在听到这首诗后,虽然表面上会流泪,但内心却无法真正体会其中的悲伤和无奈。
- 莫向青陵台下过:告诫人们不要再次来到青陵台这个地方,因为那里充满了悲伤和怀念。
- 女贞树黑杜鹃悲:以女贞树的黑叶和杜鹃鸟的悲鸣来比喻人们对青陵台的回忆和哀伤。
赏析:
这首诗以青陵台为背景,通过对美人与君王之间情感的描写,反映了世态炎凉和人心不古的主题。诗中的“青陵台下”和“青陵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君王的欢愉之情,另一方面是美人的孤独之痛。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情感冲击力。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女贞树”和“杜鹃鸟”,这些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