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坐松林下,遥听远浦歌。
夕阳明古树,微露引疏荷。
鸟噪暮山静,风生秋水波。
扬亭容问字,呼酒兴偏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七绝,诗中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首联“聚坐松林下,遥听远浦歌。”写的是诗人在松树下聚集着众人,远远地听着远方的歌声。这里的“松林”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山庄周围的松树林。而“远浦”则是指远处的江边。通过“聚坐”和“遥听”这两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是在悠闲自得地享受着与朋友们相聚的时光。而“远浦歌”则可能是诗人听到的某种悠扬的歌声,可能是渔民劳作的歌声,也可能是江面上船只往来的歌声。

颔联“夕阳明古树,微露引疏荷。”则是诗人对夕阳下古树和疏落荷叶的描述。这里的“夕阳明”形容夕阳的光芒明亮如昼,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古树”则是指那些历经沧桑的树木,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而“微露”则是指荷叶上的露珠,它们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如同珍珠般璀璨。这一联通过对夕阳、古树和露珠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氛围。

颈联“鸟噪暮山静,风生秋水波。”则是诗人对傍晚时分山林和湖水的描述。这里,“鸟噪”描绘的是鸟儿在暮色中欢快地歌唱,而“暮山静”则是指傍晚的山峦在鸟鸣声中显得更加宁静。而“风生秋水波”则形容秋风拂过水面,掀起层层涟漪,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一联通过对鸟鸣和秋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尾联“扬亭容问字,呼酒兴偏多。”则是诗人对扬亭和饮酒场景的描述。在这里,“扬亭”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亭子,而“问字”则是指文人墨客在此交流学问或诗词的创作。而“呼酒兴偏多”则表明诗人在扬亭中饮酒时兴致勃勃,可能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可能是因为他与朋友欢聚一堂的缘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