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伴寻春出郭游,寺门高耸接平畴。
梵钟响彻松阴外,玉磬音传佛座头。
嫩竹遥连村树绿,清溪倒映暮云浮。
一钩隐现虚空际,羡尔山僧得静修。
【注释】
挈伴:携人同行。
出郭:指从城外出来。
寺门:寺庙的正门。
梵钟:佛寺里的铜钟,佛教寺院中用来报时的一种乐器。
松阴:指寺院周围郁郁葱葱的松柏树荫下。
玉磬(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玉石制成,声音清脆悦耳。
村树:村中的树木。
清溪:清澈的山间水流。
一钩:指月亮。
得静修:能静心修行。
【赏析】
这首七律描写了诗人游赏春景,寻访古寺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向往山林生活和宁静心境的愿望。
首联写诗人出游之始,先到郊外,后入城。诗人是挟友人一起出门游玩的,“挈伴”,即带伴。“寻春”二字表明了这次郊游的目的。“高耸”形容寺庙的高大,“接平畴”则表明庙宇建在平原之上。“高耸”,既形容其建筑的雄伟,又表现诗人对这高耸的寺门的仰慕之情。颔联写进入寺门,便听见梵钟之声,接着又听到玉磬的声音。“松阴外”、“佛座头”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松林、松林之下的僧人以及僧人诵经礼拜的场景。“松阴”指寺庙周围郁郁葱葱的松柏树荫下,给人以清凉、幽静之感;“佛座头”则写出了僧人虔诚礼拜的情景。颈联写寺外的风光。“嫩竹遥连村树绿”,以“嫩”字写出竹叶的鲜嫩,突出了春天的特点;“村树绿”则表现出村落的景色,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清溪倒映暮云浮”则将诗人的目光引向寺外的一条溪流,“清溪”指的是小溪,“暮云”指夕阳西下的云彩。诗人把溪水与云彩相互映照的景象写了出来,使整个画面显得更为生动活泼。尾联是全诗的重点,写寺中所见之景。“一钩隐现虚空际,羡尔山僧得静修”,这里用夸张手法来写月影在虚空中的变化,“得静修”则是说山中的僧人能够远离世俗的喧嚣,过着闲适的生活。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满了浓厚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