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闲复佳招,翛然发幽兴。
软尘背郭门,轻策向山径。
落絮尚蒙蒙,感兹春景剩。
石桐数里间,青冥递相映。
兼之众籁清,一洗人世听。
飞流更超越,转觉心与竞。
望古溯及岐,四载涉寥夐。
水注暨山经,千秋可互证。
何必修禊游,乃擅觞咏胜。
日午卓松阴,风和恬鸟性。
因思胜水源,澄绿定如镜。
遐赏契烟霞,险韵谐竞病。
粮秕前簸扬,怡悦此持赠。
还期白云吟,报遗及不佞。

这首诗是诗人在闲暇之余与同游诸公一起游览狐岐山途中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 得闲复佳招,翛然发幽兴。

  • 注释:“得闲”指得到了空闲时间。“复佳招”表示又有了美好的邀请。“翛然”意为自由自在的样子。“发幽兴”是指触发了内心的幽思或深藏的感情。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得到了一个闲暇的好时机,于是兴致勃勃地出发去游览,追求一种幽静的美。

第2句: 软尘背郭门,轻策向山径。

  • 注释:“软尘”即尘土柔软而细腻。“背郭门”表示远离城市。“轻策”意为轻快的步伐。
  • 赏析:这句描绘了诗人从城门外走向山路的情景,表现出了旅途的宁静与悠闲。

第3句: 落絮尚蒙蒙,感兹春景剩。

  • 注释:“落絮”指飘落的柳絮。“蒙蒙”形容雾气弥漫的景象。“感兹”意味着感受到了这些春天的景象。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春意盎然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感慨。

第4句: 石桐数里间,青冥递相映。

  • 注释:“石桐”可能是指岩石上的苔藓。“青冥”形容天空的颜色,这里指天空。“递相映”意味着相互映衬。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观赏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与蓝天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第5句: 兼之众籁清,一洗人世听。

  • 注释:“兼之”意为两者结合。“众籁”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清”意为清晰响亮。“一洗”表示彻底洗净了世间的喧嚣。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仿佛能够洗净人世间的杂音。

第6句: 飞流更超越,转觉心与竞。

  • 注释:“飞流”指瀑布水流迅速飞流直下。“超越”表示超越了一般的理解或想象。“心与竞”意味着心灵与自然景观产生了共鸣。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心境转变,从外在的欣赏到与自然心灵的交流。

第7句: 望古溯及岐,四载涉寥夐。

  • 注释:“望古”表示回顾历史。“溯及”意为追溯到。“涉”通“涉”,表示行走或经历。“四载”指四年的时间。
  • 赏析: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回顾了过去的时光和历史的变迁。

第8句: 水注暨山经,千秋可互证。

  • 注释:“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流入、渗透。“暨”意为达到或涉及。“水经”指古代的地理书籍。《尚书》有《五子之歌》,其中记载了夏桀、殷纣、周幽王、周厉王、周幽王等五位帝王的过失。“千秋”指千年。“可互证”意味着可以相互证明。
  •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认为历史的长河会见证一切,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能找到相互验证的事物。

第9句: 何必修禊游,乃擅觞咏胜。

  • 注释:“修禊”是一种古代的祭祀活动,通常在三月三日进行,人们用兰草洒水以避邪祈福。“擅觞咏”指独自饮酒吟诵。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无谓的聚会活动的不屑,强调真正的美好在于内心的享受而非外在的仪式。

第10句: 日午卓松阴,风和恬鸟性。

  • 注释:“日午”指正午时分。“卓松阴”表示树荫下挺立的松树。“风和”意为风轻柔平和。“恬鸟性”指鸟儿安静和平和的状态。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午后景象,阳光下的松树和鸟儿构成了和谐的画面。

第11句: 因思胜水源,澄绿定如镜。

  • 注释:“胜水”指著名的水源,可能是某个著名的地方或河流。“澄绿”意为清澈透明,像镜子一样。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水源清澈透明的赞美,以及联想到的平静清澈的心灵状态。

第12句: 遐赏契烟霞,险韵谐竞病。

  • 注释:“遐赏”指远大的欣赏。“契”意为契合或相通。“烟霞”指云雾和山川美景。“险韵”指险峻的声调或风格。“谐竞病”意为和谐而不过分竞争导致的病态。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过度追求完美可能导致的内心矛盾。

第13句: 粮秕前簸扬,怡悦此持赠。

  • 注释:“粮秕”指粮食和秕糠。“前簸扬”意为前面筛过。“怡悦”意为愉悦满足。“此持赠”表示把这份喜悦分享给他人。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在旅行过程中发现的美好事物,并乐于分享给身边的人。

**第14句:还期白云吟,报遗及不佞。

  • 注释:“还期”意为期待再次见面的时刻。“报遗”指回报恩惠或礼物。“不佞”是自称谦词,相当于“不才”。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期待,并谦虚地承认自己并不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深刻体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