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羔学未成,质美犹难恃。
漆雕斯未信,焰然谢子使。
矧兹袜线艺,制锦无乃毁。
七载殊兢兢,浩如涉渊水。
感诸澹台贤,非公不至止。
瑶华忽赠音,惜别穷治理。
藐矣予何言,大哉礼乎礼。
圣训万古存,民行端赖此。
愿农力耕桑,亲睦无我尔。
愿士法诗书,敦行表乡里。
仁让既已兴,风俗日淳美。
弟弟与兄兄,父父而子子。
无怀之民与,如斯而已矣。
民和岁自稔,有司亦良喜。
作诗酬众心,身远神犹迩。
揽辔行复来,此愿励终始。

【注释】

余莅什七载:我到任已经七年了。壬申:农历壬申年,为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第一个年份。秋:指秋天。保荐赴都邑:保举并送京城。多赋诗见赠:收到许多诗作相赠。子羔学:指子羔的学问。《礼记》中有“子羔少修诗书”。未成:还没有完全学到手。质美犹难恃:但即使如此,他的品质还是很难使人信赖。漆雕斯:漆雕是孔子弟子名,孔子认为其品质不好。信:相信。焰然谢子使:形容对子羔的失望和不满。谢子使:责备子羔不可靠。矧兹袜线艺:况且这门技术还只是袜子上的工艺。制锦无乃毁:如果用这种技术来造布匹,恐怕会毁坏。七:第七。殊兢兢:非常小心谨慎。浩如涉渊水:像在深水中行走一样困难。感诸澹台贤:感激那些淡泊名利的贤人。澹台:澹台子羽,孔子弟子。非公不至止:不是您,就没有我的归宿。瑶华忽赠音:忽然收到了您的诗歌。感:感激。予何言:我该说些什么呢?大哉礼乎礼:啊,礼仪是多么重要啊!大哉:多么好。圣训万古存:圣贤的训诫流传千年不绝。民行端赖此:民众的行为都依靠它。愿农力耕桑:希望农民努力耕作、养蚕缫丝。亲睦无我尔:希望你能够和睦相处,没有我和你的矛盾。无怀之民与:希望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人能与你同乐。无怀:指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与:与共。如斯而已矣:就像这样就好了。民和岁自稔:百姓和睦,年景自然丰收。有司亦良喜:地方长官也很欣慰。作诗酬众心:做诗回应大家的心情。身远神犹迩:虽然身在远方但精神却依然近在咫尺。揽辔(读音:luàn pèi)行复来:拉着缰绳再回来。此:指这首诗。此愿励终始:以此心愿激励自己从始至终地做一个好人。

【赏析】

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答赠诗。诗人以谦虚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诗歌的感激之情,同时寄寓了他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开头两句“子羔学未成,质美犹难恃”,诗人以《论语·子路》中子羔的话起兴,表明自己虽然才学未成,但品质高尚,难以被人所信服。接着“漆雕斯未信,焰然谢子使”,诗人用漆雕开的故事表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不能胜任这个岗位。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以更坚定的态度面对挑战:“矧兹袜线艺,制锦无乃毁。”诗人在这里以袜线艺比喻自己的手艺,认为如果用这种技艺来制作布匹,恐怕会毁坏它。这既表达了他对工作的高度敬业,也反映了他对技艺的珍视。最后两句“七载殊兢兢,浩如涉渊水”,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己在任期内的种种艰难困苦,表达了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第三联“感诸澹台贤,非公不至止”,诗人用澹台子羽的例子,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者的感激之情。他认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贤人,自己就不可能得到这份工作机会。这里既有对贤人的敬意,也有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中间四句“瑶华忽赠音,惜别穷治理”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诗人用瑶华比喻朋友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怀念。他感慨自己与朋友分别太久,无法尽诉衷肠。同时,他也表达出自己对治理国家的决心和信心:“藐矣予何言,大哉礼乎礼。”诗人在这里用“藐矣”来形容自己,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同时,他也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遵循礼仪,才能实现国家安定和谐。

接下来四句“圣训万古存,民行端赖此”,诗人以圣训为例,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治理的信念和决心。他认为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和遵守法规,而这一切都源于圣训的存在。最后两句“愿农力耕桑,亲睦无我尔”,诗人用农家的劳作场景来表达对农业的重视,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和睦相处,不要因为个人的利益而破坏了社会的和谐。

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