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柴扉静不封,瞿昙向此息芳踪。
三竿红日摇春殿,万里寒潮和晓钟。
绕径菜花飞蛱蝶,环池松影卧蛟龙。
吟来金偈凭谁问,有客穿霞度紫筇。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次慧清上人漫兴诗韵:这是一首描述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歌。
- 竹里柴扉静不封:柴扉是指用竹子编成的门,这里的“静不封”表示门紧闭,没有开启的迹象。
- 瞿昙向此息芳踪:瞿昙是佛教中的人物,这里可能是诗人以瞿昙代指某个人或事物。息芳踪表示这个地方充满了美好的景象。
- 三竿红日摇春殿:红日指的是太阳,春天的宫殿是指皇家的园林。这里描绘了一幅阳光洒满庭院,春意盎然的场景。
- 万里寒潮和晓钟:万里指的是辽阔的地域,寒潮指的是寒冷的海洋风,和晓钟表示晨钟响起。这里可能是诗人在描写早晨时分的景象。
- 绕径菜花飞蛱蝶:绕径菜花飞蛱蝶描绘了菜花盛开时蝴蝶飞舞的美丽画面。
- 环池松影卧蛟龙:环池松影卧蛟龙描绘了松树倒映在水中,仿佛蛟龙一样的情景。
- 吟来金偈凭谁问,有客穿霞度紫筇:金偈是金色的佛经,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吟诵金偈,但无人能解其意。有客穿霞度紫筇可能是说有客人穿着紫色的筇杖走过云霞。
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歌。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通过对竹里的柴扉、瞿昙向此息芳踪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三竿红日和万里寒潮和晓钟等意象,则描绘了一个早晨时分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中的绕径菜花飞蛱蝶、环池松影卧蛟龙等景象,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一句“吟来金偈凭谁问,有客穿霞度紫筇”表达了诗人对金偈的理解无人能解,只有有客人能够通过紫筇走过云霞。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