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瑶草遍芳畦,兰若应来上士栖。
点屐苍苔缘石磴,营巢紫燕啄香泥。
汲泉供佛瓶光合,挥麈谈禅锡影齐。
丈室慈颜如宝月,夜深同照法轮西。
【注释】
①次慧清上人:次于慧清,指慧清和尚。漫兴:即随意吟咏。
②春风瑶草遍芳畦:春风和煦,春草如茵,遍地都是芳草。瑶草,仙草。
③兰若:佛寺。应来:应当。上士:对僧人的尊称。
④点屐苍苔缘石磴,营巢紫燕啄香泥:踏着苍苔(青黑色的苔藓)沿着石阶走,筑巢的燕子在香泥里啄食。
⑤汲泉供佛瓶光合,挥麈谈禅锡影齐:汲取泉水供养佛像,佛前供器中的光芒聚合。挥麈谈禅,手摇鹅尾扇谈论佛法。锡,佛教徒用的锡杖。
⑥丈室慈颜如宝月:师父慈爱的脸像明月一样明亮。
⑦法轮西:佛经中说:“当佛灭后,一切众生各得一灯传,其光东出,至日初时,悉成五色,而散为五百叶,此即法轮也。”此处比喻佛法广大无边。
【赏析】
《次慧清上人漫兴诗韵》是一首酬答诗。首联“春风瑶草遍芳畦,兰若应来上士栖”,写春天的景色,以“春风瑶草”形容春景之美,又用“上士”点明题旨,表明自己是在酬答一位高僧。颔联“点屐苍苔缘石磴,营巢紫燕啄香泥”,写登山的情景。点屐、履屐,都是古代僧鞋。苍苔、石磴,都是山石上的青苔和石阶。营巢、紫燕、香泥,都指筑巢的燕子。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图画,诗人在欣赏这幅图画的同时,不禁发出赞叹。颈联“汲泉供佛瓶光合,挥麈谈禅锡影齐”,写供养佛像,讲说佛法的情景。瓶光、锡影,都是佛教用具。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生动,既写出了僧人的虔诚,又写出了他们的学识和修养。末联“丈室慈颜如宝月,夜深同照法轮西”,是这首诗的结句。这里用“慈颜”代指师父,“法轮”代指佛法。诗人在赞美师父的慈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师父共同弘扬佛法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平易流畅,情景交融,富有哲理。
本诗是一首酬答诗。首联“春风瑶草遍芳畦,兰若应来上士栖”,写春天的景色,以“春风瑶草”形容春景之美,又用“上士”点明题旨,表明自己是在酬答一位高僧。颔联“点屐苍苔缘石磴,营巢紫燕啄香泥”,写登山的情景。点屐、履屐,都是古代僧鞋。苍苔、石磴,都是山石上的青苔和石阶。营巢、紫燕、香泥,都指筑巢的燕子。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图画,诗人在欣赏这幅图画的同时,不禁发出赞叹。颈联“汲泉供佛瓶光合,挥麈谈禅锡影齐”,写供养佛像,讲说佛法的情景。瓶光、锡影,都是佛教用具。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生动,既写出了僧人的虔诚,又写出了他们的学识和修养。末联“丈室慈颜如宝月,夜深同照法轮西”,是这首诗的结句。这里用“慈颜”代指师父,“法轮”代指佛法。诗人在赞美师父的慈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师父共同弘扬佛法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平易流畅,情景交融,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