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震,原名杨一廉,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〇6,卒于公元1565
明代诗人杨一廉,字方震,是江西丰城人。他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恪。
杨一廉少年时期随父在桂林等地生活,受到了程朱理学传人吴与弼、胡九韶等人的熏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诗歌创作,特别是《金川稿》和《归田稿》等作品。其中,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体现了他的文学理念和政治抱负。
方震,原名杨一廉,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〇6,卒于公元1565
明代诗人杨一廉,字方震,是江西丰城人。他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恪。
杨一廉少年时期随父在桂林等地生活,受到了程朱理学传人吴与弼、胡九韶等人的熏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诗歌创作,特别是《金川稿》和《归田稿》等作品。其中,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体现了他的文学理念和政治抱负。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踌躇杯酒驻征轮 - 在离别之际,作者举杯畅饮,以缓解心中的不舍。 2. 怨别东风惜故人 - 怨恨分别之时的春风,因为风带走了旧友。 3. 千里梗萍怜聚首 - 即使身处千里之遥,仍怀念相聚时的温暖,如同被风吹散的蒲公英般短暂而珍贵。 4. 百年离合重伤神 - 形容分离和团聚对心灵的伤害,表达了对长久分离或重逢的深深哀伤。 5. 鸣春陌上娇莺啭 - 春天里,黄莺在花间啼鸣欢快
明代诗人杨一廉,字方震,是江西丰城人。他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恪。 杨一廉少年时期随父在桂林等地生活,受到了程朱理学传人吴与弼、胡九韶等人的熏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诗歌创作,特别是《金川稿》和《归田稿》等作品。其中,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体现了他的文学理念和政治抱负
雷思霈是明代的诗人,属于公安派成员之一。 雷思霈(约1564年-1637年),字何思,号岁星主人,湖北夷陵(今宜昌市)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与公安派的其他成员一起推动了明代文坛的发展。他的生平和成就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以下是对雷思霈的介绍: 1. 科举经历:雷思霈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通过丁酉科举入士,这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考试,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四年后
邬佐卿,字汝翼,明代镇江府丹徒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还擅长啸,多写男女爱情诗,与李商隐有可比性。邬佐卿的生平和作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个性魅力。 邬佐卿的诗歌创作以男女爱情为主题,这在当时文人中并不常见。他能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恋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色彩。例如,《西津别妓》中的“立马江皋问暮潮,片帆西上路迢迢”等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