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笔行庐九月秋,依然香案近瀛洲。
军声易搅梅花梦,诗兴还凭竹叶酬。
幸许郗超同入幕,不须张彖叹低头。
枕戈尚忆闻鸡舞,今傍和门听晓筹。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橐笔行庐九月秋,依然香案近瀛洲。”
  • 橐笔行庐:形容官员出行时携带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行庐即旅途中的住所。
  • 九月秋:暗示季节和时间背景是秋天,通常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文人墨客常吟咏的季节。
  • 依然香案近瀛洲:表示尽管身处异地,但办公地点依旧接近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象征着虽远犹近。
  1. “军声易搅梅花梦,诗兴还凭竹叶酬。”
  • 军声易搅梅花梦:描绘了军旅生活的声音扰乱了诗人的诗意美梦,体现了军旅生活的紧张与忙碌。
  • 诗兴还凭竹叶酬:虽然外界环境嘈杂,但仍有诗歌的灵感和兴致,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坚持。
  1. “幸许郗超同入幕,不须张彖叹低头。”
  • 幸许郗超同入幕:郗超,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此处用他的名字来表达诗人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支持,感到荣幸。
  • 不须张彖叹低头:张彖可能是指某位与自己意见不合或者有所顾虑的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即使面对不同声音或困难,也无需过分忧虑的态度。
  1. “枕戈尚忆闻鸡舞,今傍和门听晓筹。”
  • 枕戈:指士兵们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这里的“戈”可以联想到战争或军事。
  • 尚忆闻鸡舞:虽然身在战场或军营,但诗人仍怀揣着对和平生活的回忆,这种对比强化了军旅生活的艰苦与复杂。
  • 今傍和门听晓筹:现在靠近军营的大门,聆听清晨的号令(筹,古代军队中使用的计数器,用来统一号令)。这里的“傍”意味着接近或站在旁边。

译文:

九月的秋天,我拿着文房四宝行走在行庐之中,我的办公地点依然贴近那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即便身处异乡,心中仍怀念着家乡。军旅的生活让我的梦境被扰乱,但我的诗兴仍然旺盛,我依靠着竹叶酒来寄托我的诗意。幸运的是,我得到了郗超这样的战友的协助,我不需要因为他人的不同意见而低头。夜晚我躺在床上仍然能够回忆起早晨听到鸡鸣的情景,现在我在旁边静静地聆听着黎明时的号令。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位军人在外征战的艰辛与内心的矛盾。首句“橐笔行庐九月秋”不仅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也预示了诗人的心境——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对比军声与梅花梦、竹叶酬与诗兴等,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在军旅生活中的挣扎与坚持。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以回忆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其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战友情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友情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