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传天险,征涂迥未经。
童山当昼白,绝涧入秋青。
马首穿云盖,人声转石屏。
侧身高处望,潇洒意常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前四句。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下面是每句诗句的解释:

八达岭
八达传天险,征涂迥未经。
注释:八达岭是长城的著名关口之一,这里的“天险”指的是险峻的地形。征涂(征途)迥经(遥远)是指从这个地方出发的道路非常遥远,没有经过。
译文:八达岭是长城上的著名关口之一,这里的天险(指险峻的地形)和征途(远征)都很长。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八达岭地势险要、道路漫长的景象,展现了长城的宏伟壮观。

童山当昼白,绝涧入秋青。
注释:童山当昼白,绝涧入秋青。
译文:在白天阳光下,童山显得一片雪白;到了秋季,绝涧里的水流也呈现出青色。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描绘出了童山在白日下的雪白景色和绝涧在秋天里的青翠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的冲击。

马首穿云盖,人声转石屏。
注释:马首穿云盖,人声转石屏。
译文:马匹的头穿过云层,人们的声音在石头屏风之间回荡。
赏析:这两句诗描述了马儿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奔腾而过,以及人声在石头屏风间回荡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侧身高处望,潇洒意常醒。
注释:侧身高处望,潇洒意常醒。
译文:我从高处俯瞰,心情舒畅愉悦。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内心的畅快和愉悦,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八达岭、童山当昼白、绝涧入秋青、马首穿云盖等景物,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