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佩丛铃迹半湮,苔纹宛转自成茵。
鹧鸪啼遍浑忘晓,鸿雁飞来独背春。
随地浊清山下水,与时圆缺月中人。
武陵故在红尘境,若个移家去问津。

诗句释义

  1. “碎佩丛铃迹半湮”:描述的是古代的饰品,如佩带的玉佩和悬挂在门边的铃铛,它们的遗迹被时间掩埋在苔藓之间,显得模糊不清。
  2. “苔纹宛转自成茵”:苔藓的纹理弯曲曲折,仿佛是大自然自行铺就的地毯。
  3. “鹧鸪啼遍浑忘晓”:鹧鸪的啼声连续不断,让人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4. “鸿雁飞来独背春”:大雁从南方飞来,独自承受着春天的到来。
  5. “随地浊清山下水”:无论在哪里,无论是清澈的水还是浑浊的水,都映照着山的影子。
  6. “与时圆缺月中人”:月亮有圆有缺,就像人的命运一样,有时光明磊落,有时可能遭遇困境。
  7. “武陵故在红尘境,若个移家去问津”:武陵这个地方曾经存在,但现在却已经远离了尘世,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它。

译文
碎佩丛铃迹半湮,苔纹宛转自成茵。
鹧鸪啼遍浑忘晓,鸿雁飞来独背春。
随地浊清山下水,与时圆缺月中人。
武陵故在红尘境,若个移家去问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碎佩丛铃迹半湮”,象征着过去的荣华富贵都已化为尘埃,而“苔纹宛转自成茵”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鹧鸪的叫声和鸿雁的迁徙都反映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循环。而“武陵故在红尘境”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