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池畔引清风,别有幽香惬素衷。
高士何妨矜眼白,美人曾否怨颜红。
波摇玉骨神逾净,露浥冰肌态更丰。
社结远公堪做伴,几回欣赏付诗筒。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偶来池畔引清风”
- 注释: 偶然来到池塘边,享受着微风的吹拂。
-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偶尔来到池畔的情景,暗示着诗人的心境宁静、闲适。清风象征着自然的清新和宁静,使人物物皆显得格外美好。
- “别有幽香惬素衷”
- 注释: 这里指的是荷花特有的幽雅香味,让人心旷神怡。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别有幽香”突出了荷花的独特香气,而“惬素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香气的喜爱与内心的共鸣。荷花的香气通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诗人在这里用它来形容自己的心境。
- “高士何妨矜眼白”
- 注释: 对于高洁的人来说,欣赏洁白的眼睛并不妨碍。
- 赏析: 此句是对文人雅士的一种比喻,强调即使是在平凡的荷花面前,也能找到欣赏美的眼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态度。
- “美人曾否怨颜红”
- 注释: 古代常以美人比喻美丽的事物,这里的“颜红”可能指荷花的颜色或花朵的形状。
- 赏析: 这一句可能是在说荷花的美丽足以令人忘记其原本的颜色,或者暗指荷花本身的纯洁无暇。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荷花美丽形态的一种赞美。
- “波摇玉骨神逾净”
- 注释: 波浪轻拍如同玉质般纯净的骨架。
- 赏析: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荷花随风摇曳时的优美姿态,以及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给人以美的享受。
- “露浥冰肌态更丰”
- 注释: 露水滋润使得冰肌更加丰满。
- 赏析: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荷花在露水中的新鲜状态,露水赋予了荷花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增加了其吸引力。
- “社结远公堪做伴”
- 注释: 这里提到的“远公”是佛教高僧慧远,他经常在庐山结社讲经,所以此处可能是指慧远。
- 赏析: 这句诗似乎是在借用佛教文化中的意境,表示荷花的美可以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对象。荷花因其清雅而常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 “几回欣赏付诗筒”
- 注释: 多次欣赏荷花并把感受写进诗里。
- 赏析: 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欣赏,而是将其内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荷花之美的感受与理解。这种情感的转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深刻的感悟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