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闽峤最危巅,几欲登临竟不然。
历尽风霜无避地,望施云雨可回天。
关心松柏坚多节,转瞬桑田已变迁。
试罢归期原未定,平安两字篆香烟。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丁酉 - 指农历日期,这里可能表示诗人在丁酉年(即1897年)秋天参加科举考试。
  2. 秋闱 -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通常在秋季举行,这里特指秋天的科举考试。
  3. 步林仲衡游鼓山原韵 - 表示诗人以林仲衡游览鼓山为灵感,创作了这首诗。
  4. 鼓山闽峤最危巅 - 鼓山位于福建省,因其地势险峻而被称为“最危巅”。
  5. 几欲登临竟不然 - 诗人本想登临鼓山之巅,但最终未能实现。
  6. 历尽风霜无避地 - 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风霜考验,却没有躲避的地方。
  7. 望施云雨可回天 - 期望能像云雨一样,有力量改变现状或者逆转局面。
  8. 关心松柏坚多节 - 诗人对松柏这种植物的特性感到关注,松柏常被视为坚强不屈的象征。
  9. 转瞬桑田已变迁 - 形容世界变化迅速,如桑田一般易变。
  10. 试罢归期原未定 - 经过一番努力或尝试之后,最终的归期还是不确定的。
  11. 平安两字篆香烟 - 希望表达平安二字如同篆香般,能够传递温暖和祈愿。

我将根据上述内容为您展示翻译版本:

译文:

秋风中鼓山显得最为陡峭,我本欲攀登却终未能如愿。
历经风雨沧桑未曾躲避,期待云雨翻盘天地再开。
我对松柏坚韧不屈的特性深感敬佩,瞬间间世间万物皆已改观。
尽管我已尽力但归期依旧未定,只盼望家中亲人安康如篆烟般温暖。

注释:

  • 丁酉:农历年份,1897年。
  • 秋闱:指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
  • 步林仲衡游鼓山原韵:受林仲衡游览鼓山的经历启发,写下此诗。
  • 鼓山闽峤最危巅:鼓山是位于福建的最高山峰,因地势险峻得名。
  • 几欲登临竟不然:诗人曾一度想要到达鼓山的顶端,但最终并未成功。
  • 历尽风霜无避地:经历过各种艰难困苦,未曾选择逃避。
  • 望施云雨可回天:希望能有力量改变当前的局面或者扭转乾坤。
  • 关心松柏坚多节:对松柏这种树木的生命力和坚韧度表示敬意。
  • 转瞬桑田已变迁:比喻世间变化之大,就像农田一夜之间变为荒地一样。
  • 试罢归期原未定:虽然努力过,但最终的归期仍然是未知的。
  • 平安两字篆香烟:期盼家人平安,如同篆香烟熏般的温馨与祝福。

赏析:

《丁酉秋闱步林仲衡游鼓山原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对鼓山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抒发了对坚持和努力的赞美,以及对变幻莫测的世界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