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苛残此更兼,归与定省懒开帘。
问天克日机谁转,避地经年叹久淹。
岁晚松筠坚自守,门多桃李盛何嫌。
淡中滋味殊难得,从古和羹岂外盐。
叨陪鲤对学庭趋,一字师资当一珠。
家有含饴期子述,廪无继粟忍庚呼。
唐诗雅爱吟风杜,汉节坚持嚼雪苏。
乐育寿宁门下士,斯文能不在兹乎。
这首诗是作者在陈泮渔夫子的原韵下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1、2句:秦政苛残,归与定省懒开帘。
秦朝政治严苛残酷,归家后懒得打开窗帘看看外面的世界。
注释:秦政指秦始皇统治下的秦朝,苛残意味着严苛和残酷。秦朝的政治制度严苛严酷,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当时对秦朝政治的不满和批评。
第3、4句:问天克日机谁转,避地经年叹久淹。
我问上天为何能克日转动,躲避战乱已经过了一年仍然难以逃脱。
注释:克日转动是指太阳能够每天正常运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无力感和无奈之情。
第5、6句:岁晚松筠坚自守,门多桃李盛何嫌。
到了岁末时,松树依然坚韧不屈地坚守着自己的本性,门前桃花盛开,茂盛而不受嫌弃。
注释:松筠指松树的枝干,坚自守表示坚韧不屈。这句诗描绘了松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坚韧的品质。门前桃花盛开,象征着美好的景象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第7、8句:淡中滋味殊难得,从古和羹岂外盐。
清淡之中的味道特别珍贵,自古以来调和五味难道不是用盐吗?
注释:和羹指调和食物味道的菜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慨。他认为平淡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滋味和价值,而调和五味正是通过简单的食材来实现的。
第9、10句:叨陪鲤对学庭趋,一字师资当一珠。
我有幸跟随老师学习,老师的教诲就像一颗明珠一样珍贵。
注释:鲤鱼在古代被视为学生的象征,学庭指的是学堂。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如同明珠一样宝贵。
第11、12句:家有含饴期子述,廪无继粟忍庚呼。
家里有孩子需要抚养,家里没有粮食可以忍耐饥饿。
注释:含饴指喂养孩子,期子述指的是期待孩子长大成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对孩子们的关心。
第13、14句:唐诗雅爱吟风杜,汉节坚持嚼雪苏。
我酷爱唐诗的意境,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像嚼雪般坚定。
注释:唐诗指唐代诗歌,风杜指杜甫。汉节指汉朝的气节,嚼雪比喻坚定不移的态度。这里赞美了诗人对于诗歌和信念的热爱和执着。
第15、16句:乐育寿宁门下士,斯文能不在兹乎。
希望教育出优秀的门生,这样的文化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注释:乐育指乐于教育,寿宁指长寿安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期望,希望培养出优秀的门生,让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秦朝政治的批判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